他快步走到了基辛格的面前,用他那受過傷的右手和基辛格伸過來的手相握,并使勁抖動了幾下。
周恩來意味深長地說道:“這是中美兩國高級官員二十多年來的第一次握手?!?
基辛格很有分寸地點點頭,并幽默地補充了一句:“遺憾的是這是不能馬上公開報道的握手。否則,全世界都會震驚?!?
由于基辛格所處的地位和身份,決定了他必將把歷史性握手和震驚世界的新聞留給總統(tǒng)尼克松。
1971年7月15日,一個震驚世界的公告隨著電波傳向世界各地。它的公布人一個是周恩來總理,另一個是尼克松特使基辛格。這是基辛格秘密來華和周恩來幾次會談后產(chǎn)生的公告。
公告全文不過二百來字,從起草到達成協(xié)議也不過只有幾十個小時,可花費了相當大的氣力。為了準確表達雙方的意思,避免“誰先主動”這個問題,可以說是一個字一個字地摳,一句話一句話地磨,已經(jīng)不是在咬文嚼字了,而是在咬撇嚼捺,負責起草公告的黃華和章文晉,幾乎到了把公告嚼碎了還能倒背如流的程度,才算基本定下來??墒亲詈蠖ǜ鍟r,周恩來還在一遍遍地仔細琢磨措辭,考慮尼克松要求來華,我們才邀請,他們美國的面子難看,就將“要求”去掉,加上“獲悉”,使這句話變成“獲悉尼克松總統(tǒng)曾表示希望訪問中華人民共和國,周恩來總理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邀請尼克松總統(tǒng)于1972年5月以前的適當時間訪問中國”。這一改動,基辛格喜出望外,拍手稱好。當即就爽快地同意在他秘密離開中國的第四天,即15日同時由中美兩國向外界宣布這個公告。
繼這個驚天動地的公告后,世界的注意力都轉向中國和美國之間,翹首等待美國總統(tǒng)把手伸過太平洋的時刻。
周恩來不卑不亢,面帶笑容,等待著這只從太平洋彼岸伸過來的手,就在雙方即將握住手的剎那間,杜修賢當機立斷,率先按響了快門
1972年2月21日清晨。窗外的天色還沒有亮透,灰蒙蒙的,中南海參加接待的工作人員便早早起身,開始忙碌起來。
尼克松訪華的日子,不僅是中美史上的大事,也是攝影記者的大事。永恒的瞬間將系在攝影師的食指上,真可謂彈指千鈞!
北京的早春二月,寒氣依然逼人,空曠的機場上,卷過一陣陣寒風。大街上和往常一樣安靜。但是細心的人們還是從街頭櫥窗的報紙里,看到了尼克松即將來華的消息。
機場上一百多名記者,站在人工搭的架子上,耐心等待著歷史經(jīng)過長期準備后形成的偉大瞬間。
上午11點,尼克松的專機出現(xiàn)在北京機場上空。
候機廳旁的小休息室里,周恩來、葉劍英、李先念等國家領導人已等候多時。天上銀色的飛機扯著尖銳的呼嘯,發(fā)出顫震的轟鳴,降落在主跑道上。這時周恩來率先走出大廳門,站在分支跑道邊,跑道兩邊插著彩旗,陸??諆x仗隊穿著大衣筆直地站在凜冽的寒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