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問題一直困擾著人類的生存。
它存在于人類所作的每個選擇中,所面臨的每次考驗里,它是人們作出一切決定的根本。如果上帝有一個宇宙問題計數(shù)器,記錄下人類最想得到解釋的種種困惑,我相信它會僅僅由于記錄這一問題而無數(shù)次地超限歸零,最后就連萬能的上帝也會說不清這一問題到底被問過多少次了!
這一根本性的問題,在約20萬年的人類歷史長河中被無數(shù)人無數(shù)次地追問,那就是:我們是誰?
這一問題本身看似很簡單,但人類解答問題的方式卻喻示出我們根本無法繞開它。它直接影響著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決定了在這個世界上我們如何看待自己和如何作出抉擇。人們賦予這句話的意義滲透在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它體現(xiàn)在我們所做的每件事情中,譬如如何選擇必需的食物……如何照顧自己、子女還有年邁的父母。
對“我們是誰”的回答是理解人類文明起源的先決條件:它影響著人類如何分享諸如食物、水、藥品和其他生活必需品,何時何故參戰(zhàn),由何構成人類的經(jīng)濟基礎。人類對于自身歷史、起源、前途和命運的信念甚至會影響我們的思維判斷,即我們何時選擇拯救人類生命,何時選擇結束人類生命。
似乎對于人類來說最大的諷刺就是,我們經(jīng)歷了5 000多年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已經(jīng)迎來了21世紀,但依然無法清晰地解答有關人類存在的最基本問題。盡管任何時候都值得花費時間、精力和資源去探求人類存在的本質,可是目前我們正面臨著有史以來影響人類生活甚至生存的最大危機,因此當下對這一問題的探求就成了生死攸關的大事。
顯而易見、近在眼前的危險
之所以想知道“我們是誰”,有一個相比其他更好的理由。也許這并非巧合,近三個世紀以來人們利用各種科學手段想要回答這一最基本的問題,卻發(fā)現(xiàn)人類在這個星球上依然深陷困境。這種困境并不是普通意義上的麻煩,而是戲劇小說和科幻大片中才會出現(xiàn)的險境。
必須清楚:并不是地球本身處在困境之中,而是生活在這一星球的人類陷入了困境。當然可以肯定地說這一星球依然會存在50年,甚至500年。在此期間無論人類作出怎樣的決定—無論發(fā)動多少次戰(zhàn)爭,無論發(fā)起多少次政治革命,無論怎樣污染空氣、破壞海洋—這個被祖先稱為“花園”的地球依然會像過去45.5億年一樣,每年365.256天都在繞著太陽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