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狄仁杰解夢(2)

唐前幕后 作者:安子


對武則天來說,如果立侄兒為太子,固然可以保住大周政權(quán),但他們以后絕不會將自己的牌位供奉在祖廟中,這是祖宗留下來的規(guī)矩:出了嫁的女人就算是外人了。如果立自己的兒子做太子,將來他繼承皇位后,自己可以順理成章和丈夫高宗一起享受供奉。封建法制“十惡”罪中有一條“不孝”罪,就是說對父親和母親必須孝順,否則就犯法。即使兒子對自己再有怨恨,也不敢把她這個母親怎么樣。更何況作為一國之君,自然要為天下人做好表率。

這番話入情入理,而且完全是站在武則天的角度考慮的,她開始衡量二者的利弊。立武承嗣,自己將來沒有落腳之處,不甘心;立李旦,自己辛苦打下的江山又要歸還給李家,回到舊傳統(tǒng)中去,也不甘心。

想來想去,武則天仍然拿不定主意,有些心煩了。她哼了一聲說道:“這乃朕的家事,朕會處理好的,卿就不要再操心了?!?/p>

狄仁杰當即鄭重地反駁道:“陛下身為一國之君,必以四海為家。四海之內(nèi),哪個不是陛下的臣民?哪件事不是陛下的家事?陛下是發(fā)出指令的大腦,那么微臣就是執(zhí)行的四肢,二者同為一體,又何來的彼此呢?更何況,微臣身為宰相,自然要了解關(guān)乎國家的大事小事,又怎么能占據(jù)高位而不操心呢?”

狄仁杰的這番話說得義正詞嚴,絲毫沒有疏漏之處,武則天怔怔地愣了一下,最后揮揮手說:“你退下吧!朕會慎重考慮的?!?/p>

武則天經(jīng)過再三考慮,覺得狄仁杰說得不無道理,還是自己的親生兒子更加靠得住,再加上當時的斗爭已經(jīng)日趨白熱化了,因此她于公元698年3月,派人將中宗李顯偷偷接回了洛陽。但她并沒有馬上立其為太子,她心中還是有些猶豫不定。

這一年,武則天已經(jīng)74歲了,往昔烏黑濃密的頭發(fā)已變得雪白,每當她對著銅鏡梳妝打扮時,總不免感嘆時光飛逝,而自己的繼承人還未選定,再這么繼續(xù)懸而不絕,恐怕上至朝廷、下至百姓,心中都會不安吧!

可是,選誰呢?武則天躺在床上仍在思考這個問題,最后朦朦朧朧地睡著了。她做了一個夢,夢見一只色彩斑斕的大鸚鵡揮舞著有力的翅膀,在天空翱翔。只見它一會兒飛到東邊,一會兒又飛到西邊,不亦樂乎。突然,天上飄來一朵白云,遮住了這只大鸚鵡,武則天想看看它跑到哪兒去了,卻怎么也找不到。云朵散開后,鸚鵡又出現(xiàn)了,武則天高興極了,可是她發(fā)現(xiàn)眼前的鸚鵡很不對勁。原來,它的兩只翅膀不見了,再也不能飛翔,像一塊石頭一樣,直直地墜落在地上,“嘭”地發(fā)出一聲巨響。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