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園長邊講邊評論:“孩子們的父母每天在同一時間做著同樣的事,在人口和車輛密集的人群中穿梭。因為生存競爭的激烈,有人會為得到一點小利給別人造成巨大的痛苦和麻煩。由于這樣的傷害,人們對自己的同類越來越不信任。在這樣的生活條件下,他們的情緒常常很不好,他們需要發(fā)泄他們不良的情緒,但他們不能對老板、同事和路人發(fā)泄,只能對他們感覺最安全的家人發(fā)泄,家人之間的感情因此被破壞。當家人都不再相愛了,他們就更加痛苦。如果孩子的父母都是這樣的情況,那他們的孩子將會怎樣看待這個世界?孩子怎樣能夠獲得安全感?沒有安全感他們就不能心情寧靜地去發(fā)展自己……”
這位園長還說:“我們的確發(fā)現大多數職業(yè)媽媽的孩子比全職媽媽的孩子更有力量,心理上更健康一些。
“有更多的媽媽選擇在法定的產假休完了就去上班,這時孩子大約四五個月,很容易與其他人建立依戀關系,所以找老人或者保姆來帶孩子理論上是可以的。這種情況的媽媽,沒有失去自己的社會角色,沒有把自己十幾年的寒窗苦讀付諸東流,所以在這方面也沒什么問題?!?/p>
園長還提醒在場的家長:“有兩方面是職業(yè)媽媽需要注意克服的。首先,總感覺對孩子有愧疚,回家后拼命補償,使孩子覺得媽媽回來就是幸?;貋砹?。一回家就把孩子攬在懷里,滿足孩子一切要求,不去引領孩子進入有建設性的兩人生活。造成孩子每天一直等待著和媽媽相聚的時刻。其次,沒有培訓好帶孩子的人,造成他們用非常糟糕的方式對待孩子。”
園長建議如果不能滿足孩子的發(fā)展需要,不能組織一些家長把孩子集中在一起,還是把孩子送到幼兒園比較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