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說“芳”

紅樓新境 作者:周汝昌


前文《說“沁芳”》對“沁芳”一詞草草作了一些說明,而重點是放在“沁”字上的,如今再就“芳”字展開作一番小討論。雪芹作書對這個“芳”字似乎有特別的感情,假如僅僅就人人皆知的一層常識來說,“芳”字的本義是香氣。作修辭用時它代表名花,當(dāng)然由名花又引申到美人……這種常識性用法在歷來的詩詞曲、小說、散文諸般文學(xué)作品中到處可見,也就沒有更多的深意可資研究。但在《紅樓夢》里,觀其用法表面似與歷來常識并無分別,可是細(xì)一想來又好像沒有那么簡單。比方說在大觀園未建造以前,東府早就有一個舊園,園名就是會芳園。及至西府蓋建新園,雖然娘娘賜了一個“大觀”之名,而實際上是個“沁芳園”。我跟著就想,古來詩人詞客哪怕作一個短篇都要慎防出現(xiàn)重字,如何雪芹寫園子時一連就用了兩次“芳”字呢?這似乎太不考究。不但如此,大觀園中的主景叫做大觀樓,而大觀樓兩側(cè)的“陪樓”一個叫“綴錦”,一個又叫做“含芳”,這就第三次用它了。再看十二名小戲子在解散戲班以后,分配給各房姊妹那里使用。你看分配到怡紅院寶玉身邊的是哪個?名喚芳官——又一個“芳”呀!這個芳官身份雖低卻作用不小,在怡紅院里是個相當(dāng)重要的小主角,沒了她就演不成很多重要場面。比如,“壽怡紅群芳開夜宴”時大家排定了座位以后,第一個開口祝壽的不是別人,正是芳官。她先唱了一支最通俗的祝壽曲《壽筵開處風(fēng)光好》,眾人嫌太俗:“快打回去……”讓她細(xì)細(xì)地唱了一支〔賞花時〕(《邯鄲夢》里何仙姑所唱的一支曲)——這是由于晴雯拿來了花名簽象牙筒之后,第一個掣簽的是寶釵,掣的是牡丹花,簽上是“冠艷群芳”四字,下面鐫有一句唐詩“任是無情也動人”,簽上又注著“在席者共賀一杯,此為群芳之貫。隨意命人,不拘詩詞雅謔,道一則以侑酒”。因此寶釵命芳官唱一支,而寶玉拿著寶釵所掣之簽不放,眼睛卻瞧著芳官,湘云一手奪了,擲與寶釵。這是壽筵的開頭場面,里面包含了晴雯、寶釵、芳官、湘云;而手拿簽口內(nèi)顛來倒去念“任是無情也動人”且目注芳官者卻是寶玉壽星本人。由于十二名小戲子中唯獨正旦取名曰芳官,而又獨她分配到怡紅院這個整個大觀園的核心地點,為全書主角寶玉的知情親近之人,這就說明芳官之“芳”與沁芳溪之“芳”同為具有代表性的美好字樣。這里的“芳”早已超越了“芳是香氣”的簡單本義,其蘊(yùn)涵之豐富美好,可以從屈原《離騷》中的“不吾其亦已兮,茍余情其信芳”里找到佐證。屈原的這個“芳情”絕不只是一個“香”字的意義。我個人體會,用今天的話解說,大約可以說這個“芳”字實際上已然包括了真、善、美三個方面。真、善、美這個觀念來自西方,據(jù)專家考證,此說的真正來源出于何時何人尚未得到確證,但它為人所承認(rèn)、所使用,以表達(dá)一個最理想的信念,則為時已久;但就在西方美學(xué)中似乎也沒有哪一個單詞可以代表這三個美好的方面。然而依拙見,我們中華漢字中的“芳”卻足以當(dāng)之而無愧。

當(dāng)曹雪芹寫《紅樓夢》第二回時已然通過賈雨村之口表示,甄家女兒取名“不似別家另外用這些春、紅、香、玉等艷字的”。言外之意就是已成俗套,有點著人厭了。但他舉那四個字時里面有“香”而無“芳”字,看來曹雪芹對于這個“芳”字的感情異乎尋常,若從表面意義上講“芳”與“香”似乎并無差別,可是漢字詩文中運(yùn)用這兩個字時,卻并非總是可以互代的,因為“芳”字的內(nèi)涵要比“香”字豐富而清雅得多。簡言之,“香”氣偏俗,“芳”氣偏雅。曹雪芹對于這個“芳”字不但鄭重使用,而且也有涉筆成趣、信手拈來的妙處。例如,花襲人有個哥哥他叫什么?老實說這本無定規(guī),也無真正的素材原型,而雪芹卻輕松巧妙地給了他一個“花自芳”的佳名。你看多么自然,這又給襲人增添了藝術(shù)上襯托的作用。又如,曹雪芹寫有個傅家名為傅試,傅試有個妹妹才貌不凡,寶玉素來內(nèi)心敬慕,但無緣一見,也無從探問人家閨閣的真情實況。這女兒該取何名?俗了不忍心,雅了又有矯揉造作之病——你看,曹雪芹又是信手拈來為其命名為“傅秋芳”,這多么美妙而又自然渾成,毫無扭扭捏捏之態(tài)。讓我再說一次,用我們今天的話來翻譯,“芳”不是一種簡單的香味,而是一種飽含了真、善、美的高級的素質(zhì)氣味。這就是曹雪芹特別喜歡而珍重這個“芳”字的原因。

詩曰:

秋芳豈是那春香,涵詠還須細(xì)品嘗。

一字包含真善美,落花流水不尋常。

己丑年五月廿九夏至

2009-06-21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