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說“芭蕉冉冉”

紅樓新境 作者:周汝昌


先引一首小詞,詞牌叫做〔一剪梅〕,宋代詞人蔣捷所作,詞調(diào)格律很新奇。

一片春愁待酒澆。江上舟搖,樓上簾招。秋娘渡與泰娘橋,風又飄飄,雨又蕭蕭。

何日歸家洗客袍?銀字笙調(diào),心字香燒。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我引此詞,用意自有所在。如今且說《紅樓夢》之故事到底是在哪個地方開始的?想必如此一問,很多答者都會說,不就是金陵南京的事情嘛!可是,曹雪芹原文明明白白寫的是姑蘇。姑蘇有處地方叫做閶門,閶門外十里街內(nèi)的仁清巷里住著甄士隱。甄士隱有一天午倦入夢,夢見了石頭下凡的新聞奇事。夢中的甄士隱從僧道手中把那塊由石頭幻化成的寶玉要來,辨認紋理字跡,還沒等看仔細,僧道便說幻境已到,奪回寶玉,緊接著一聲巨響把他驚醒。甄士隱睜眼一看,只見窗外“烈日炎炎,芭蕉冉冉”。

我只這么簡單一說,問題就擺在讀者面前了。一是石頭下凡若是投胎在金陵南京的一處人家,那它怎么會被住在姑蘇的甄士隱拿在手中正反兩面觀看?二是《紅樓夢》開頭寫的是甄士隱與窮儒賈雨村同為閶門鄰居的故事。后來又寫賈雨村在林如海家中做塾師,教過林黛玉;罷官以后,游覽天下名跡,這才到了“石頭城”,見到了榮國府賈氏的老宅……至于江南的甄家,是他后來因提到“正邪兩賦而來之人”,才說起甄家孩子的性情與冷子興口中的賈寶玉十分相似……這時就把甄家稱為金陵體仁院總裁甄府。接著,寫黛玉入府——小說的第一個重大情節(jié),奇的是黛玉入府并非由南京起程,而是從她父親林如海的鹽政衙門里動身,登舟北上的。由此可知,《紅樓夢》前半部的男女兩大主角——寶玉、黛玉,是先后由蘇州、揚州而入都的,與南京并無瓜葛,只是到了后來,要交代寶釵入京的時候才寫明薛蟠是金陵一霸,搶了英蓮,打死馮淵……賈雨村因此在應天府審理這樁命案。自此后,重要角色一個跟一個都聚會在神京都門,即今日的北京城。這是我要提請注意的第一點,即《紅樓夢》的全部故事并未發(fā)生在今日之南京地方。

第二點,前面敘述甄士隱老先生被巨響驚醒之后的情景,用了八個大字:“烈日炎炎,芭蕉冉冉。”請問,這是寫景?還是紀實?還是有其他作用?恐怕一般讀者都未必為這八個字而動過什么真正的心思考慮;然而,我要提醒的卻正是在這一要點上。

列位看官須知,雪芹曹公子作此一部大書絕不是為寫景而寫景,他之所以在此特別提到“烈日”與“芭蕉”者,可不是一般的閑言碎語,這個作用太大了。換個方式提醒諸位,此兩句八個字乃是一處重要之“伏筆”,所謂“草蛇灰線,伏脈千里”,這就是一個好例,只不過是你初讀時沒法兒弄清這種“千里伏脈”的前后呼應關系。先說甄士隱午倦入睡,這已點明是夏日情景,再加一個“烈日炎炎”,說明這已不是春末夏初的季節(jié)了,因為天氣已經(jīng)炎熱起來了。如此則最早也是農(nóng)歷四月末旬方能有的光景氣候。曹雪芹若僅僅用此四字,那從農(nóng)歷四月末到七月初都會有烈日之景況,所以,他又加上“芭蕉冉冉”四字,這不僅是給光陰季節(jié)加上一層“規(guī)定”,而且使得全部敘述文字立刻增添了詩情畫意,這是曹雪芹一貫的筆法,務必細加體會。

何謂“芭蕉冉冉”?芭蕉是植物,“冉冉”是形容“前進”的連綿詞語,這四個字怎么會組連起來呢?說到這兒,聰明的讀者也許已經(jīng)明白我為什么在本文的開端先引用了蔣捷的〔一剪梅〕。蔣捷的詞寫自己身為游子,客居中適逢節(jié)近清明的春暮,南方正是多風多雨之季,而正如小杜(牧)之“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蔣捷的春愁也需要酒來消解。身在客途的蔣捷想的是何日可歸故里,脫去客衣穿上錦袍,調(diào)好那美妙的笙簧音樂,過一過安定清閑快樂的生活。可這只是美好的想象與愿望,切勿讀作真實的記錄。那最后的四句才歸于實境,意思是說愿望歸愿望、現(xiàn)實是現(xiàn)實。蔣捷從清明節(jié)的那段春愁一直到目前,櫻桃都熟了,芭蕉都展開新綠了,仍然是愁待酒澆,并未能如愿回家。

行文至此,讀者或許已經(jīng)有點不耐煩了,就來問我,你說了半日,到底這是什么時間呀?我說,請你往后讀吧,一直讀到二十七回的餞花盛會,雪芹筆下突然露出一句“怪話”,說古時有個風氣叫做餞花會。那么她們姐妹在花園里舉行此會是什么時間?書中十分明確又著重交代的是農(nóng)歷四月廿六日交逢芒種節(jié)。芒種節(jié)者又為何也?就是四月之末五月之初夏季到來后的第三個節(jié)令。一交芒種節(jié)令,就正式進入五月仲夏的氣候了;如無例外(如巧逢閏月),芒種節(jié)大都是在端午節(jié)之前不久。此時,人們換上了夏裝,吃上了新鮮蔬果,手里開始搖動好看的團扇折扇,盡展天地間一片嶄新境界與情懷。

人的智力有高有下,有敏有鈍。我講說“芭蕉冉冉”至此,又講四月廿六日的芒種節(jié),畢竟都是所為何來?有讀者或許會說,你還不明白點破,難道是吊讀者的胃口嗎?說實在的,我是沒有辦法尋找一個更好的例子引你進入雪芹擅長的這種獨特“伏脈”的筆法里去,這些在后文很多地方才逐步真正透明了,四月廿六芒種這個重要日子到底是什么意思,因為都是下文的事,請你再等一等,后文會有交代的。

詩曰:

紅了櫻桃五月初,芭蕉展綠午拋書。

此時此日偏相見,不在金陵地曰蘇。

己丑年十月初六小雪

2009-11-22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