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太行山,把最美的一段留給了河南(7)

一路鐘情:走出來的人生美景 作者:聶作平


申明信是當年郭亮村的最高首長:村黨支部書記。這個當時剛過不惑的河南漢子,苦于郭亮村艱難的交通,發(fā)誓要干一件前人想干卻沒能干的事情。他于1972年農(nóng)歷二月初二,也就是龍?zhí)ь^那天,開始了這件類似于愚公移山的工作:他要在億萬年前地殼變遷形成的絕壁上,打一個洞,以便修建一條從郭亮村通往外面的公路。這是一次既沒有國家撥款,甚至連正規(guī)的勘測工作也沒有進行的民間行為。此前,申明信曾找到輝縣的一個資深工程師,希望他為這條路作勘測。但這個工程師表示,他沒辦法勘測,因為那是長達1公里,高達300米的絕壁,他沒法作業(yè)。沒有勘測,“申明信們”只能采用土辦法,那就是靠眼力,靠感覺。地方太小,沒法作業(yè),只能用繩子綁住身子,從山頂懸到半空。這項艱難的工作從開工到結(jié)束,一直保持著13個人的隊伍,那是由于地方太小,人多了容不下身。13個人中,12個人打洞修路,一個人送水做飯。全村的幾十名青壯年,幾乎都先后輪流參加過這項工作。

宋保群當時還是個小伙子,是村里的團支部書記,自然被安排在了前面。宋保群記得,沒有上面的批文,村上無法買到炸藥,就只能因陋就簡,用硝胺和木屑土法自制。自制的炸藥雖然成本低,不需批文,但威力小,有時候幾炮炸下來,堅硬的花崗石山體只是裂開了幾道細小的縫隙。后來,郭亮村的“愚公們”大約是感動了有關方面,購買炸藥的批文終于下來了,村里卻沒錢買。申明信當即決定,賣掉村里的山羊。在前后5年時間里,為了修這條路,郭亮村賣掉了2000多只山羊,山羊賣完了,開始砍伐村里所有能砍的大樹--這些大樹都被鋸成木板,以便從天梯上背出山去換錢。甚至,為了掙來修路的錢,村里的男女老少,分期分批到臨近的山西為幾個村植樹造林。宋保群回憶,當時的小米8分錢1斤,大米2角錢1斤,而為了修這條路,村里一共花費了380000元。

今年68歲的申富貴做了一輩子石匠。修路時,石匠就算是高級技術(shù)人才了。這就意味著,白天,他和其他人一起打洞修路;晚上,他還要負責為鋼釬淬火。石頭太硬,剛淬過火的鋼釬要不了兩天,就被巖石弄得又鈍又平。他得拉著風箱,把這些鋼釬重新修整銳利。后來有人統(tǒng)計過,為了修這條路,郭亮村一共消耗掉了鋼釬12噸,八磅鐵錘4000把。在申富貴的記憶中,最深刻的莫過于王懷堂的死。王懷堂和他一樣,也是石匠,兩個人曾長期一起夜晚加班給鋼釬淬火。申富貴說,王懷堂死時只有30來歲,是生產(chǎn)隊的隊長,家里有老婆和一個女兒。那天,王懷堂在剛鑿出來的一個洞里,把一方很大的石頭往溝里推,誰知由于用力過猛,他也跟著石頭摔進了山溝。驚呆了的人們從遠處繞行下山,花了兩天時間,才找到王懷堂的尸體:他的頭已經(jīng)在銳利的山石上碰掉了,石頭上還有殘留的腦漿和血跡,手和腿也都斷了,全身軟得像一團棉花,整個人看上去更像一個血肉模糊的肉丸。王懷堂的尸體被艱難地運送回村時,全村男女老少無不痛哭流涕。村里人輪流為王懷堂守了三天三夜的靈,修路工程也不得不中斷下來。一個月后,在全村人悲戚的注視下,申明信再次帶著隊伍走進了工地,南太行山的這個角落,又一次響起了炸藥的轟隆聲和鋼釬擊打巖石的叮當聲……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