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監(jiān)管迷霧(19)

地下錢莊 作者:壬甲丁


可以說,外匯券把中國的中庸哲學發(fā)揮得淋漓盡致,在外幣和人民幣之間扮演了一個“和事老”的角色。外匯券的屬性比較復雜,看似貨幣,又不是貨幣,既有人民幣的作用,也有外幣的功能,基本上是集券和幣于一身的特殊貨幣。

特殊就會神秘,神秘就總有偷窺的沖動。

由于民間的商店、非涉外賓館等原則上不允許收取外匯券,這讓人們自然產生了一種追逐的沖動。外匯券雖不是公幣,但因其能夠購買“特權”商品,有人民幣無法企及的更廣泛的用途,購買力就比法定貨幣——人民幣高。也就是說,外匯券從一出生,就披上了貴族的外衣,盡管面值和人民幣相同,其實際價值要比人民幣更值錢。

一開始,很多精明的人如果拿著外匯券去友誼商店買東西,都會張嘴砍價。商店也不傻,知道外匯券更值錢,也就順水推舟半推半就,給個折扣??墒沁@也苦了那些不懂規(guī)矩的厚道老外,一直在用外匯券購買原價的東西。

當眾人都把老外當傻子的時候,傻子不干了,也開始了買自行車像買菜一樣的討價還價了。搞到后來,這種價格分歧干脆就拿到臺面明目張膽了。各大城市的友誼商店在銷售商品時,都會問顧客:外匯券還是人民幣?

當時的人民幣和外匯券的價格比例大致上已經(jīng)是1.3∶1了,比如一瓶高檔進口香水,如果顧客說外匯券購買,則報價為1000元,如果回答是人民幣,那就是1300元。這也就等于大家都承認外匯券與人民幣等額不等值。

還是前面的觀點,有價差就有買賣。

外匯券與人民幣形成的等同于“黑市匯率”的格局,自然逃不過早已依靠僑匯券倒賣的那些人的“慧眼”,史稱“黃?!钡娜顺霈F(xiàn)了。他們本就在倒賣僑匯券中養(yǎng)成了黃牛發(fā)家的習慣,自然很快就看到了倒賣外匯券的市場需求——和僑匯券發(fā)展到后來的情形一樣,很多手拿外匯券但不需要購買什么緊俏商品的人,又不愿再官價兌回外幣,因為這個比外幣和人民幣都值錢。而另外一些有緊俏商品需求卻沒有購買緊俏商品權力的人,則對外匯券趨之若鶩。

黃牛一旦正式行動,外匯券價格很快就被炒了起來。他們以1.3∶1甚至更低的比價收購外匯券,然后再以高出票面面值50%的溢價轉讓給需要的人,獲取中間的價差。外匯券發(fā)行也就是兩年多,炒外匯券的黑市就史無前例地繁榮起來。

正當黃牛們像黃蜂一樣忙碌于倒騰外匯券,賺取一兩毛錢的差價時,更聰明的人在另一條路上已經(jīng)行動了。

這些事高建明和他的父親卻鬼使神差,再一次親身經(jīng)歷了一把。

就在高建明的父親一直沉浸于從一瓶茅臺賺30張僑匯券的舊夢之中時,他的那位親戚又捎來消息,邀請高建明父親過去替他打理生意。得過人家恩惠的父親開始也不好拒絕。由于那瓶茅臺的力量太過強大,和車間主任請假時,高父簡直沒費吹灰之力,就搞到個圓滿的帶薪“病假”,于是,自己和親戚再度聚首。

和上次不同,這次兩人會面的地點是深圳特區(qū);和上次相同,這次參與會面的還有剛剛分配在蛇口集團工作的兒子高建明。

1987年的深圳已經(jīng)是花花世界了。

乘著改革的春風,特區(qū)建設和發(fā)展迅雷不及掩耳。用一天一個樣子來形容也許有些大,但如果你兩個月去一趟深圳,變化是絕對可以在眼里看得出來的。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