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實際上,羅斯柴爾德幾兄弟持有英鎊有自己的原因。在英鎊升跌趨勢或多或少可預測的前提下,就能夠在大規(guī)模補貼款轉移過程中實現(xiàn)套匯。例如,1814年5月,薩洛蒙讓內森注意巴黎和倫敦黃金報價的巨大差異。一個月后,輪到內森促使詹姆斯在法蘭克福買進估價偏低的英鎊。支付給熱爾韋的補貼款帶來了一系列的匯率差異利潤。比如,阿姆謝爾7月底去柏林,利用歐洲通用金幣對路易金幣的匯率差拋出通用金幣;8月和9月運給熱爾韋的通用金幣則是詹姆斯在阿姆斯特丹以低價購進的,這一系列舉動額外地增加了4%利潤。
這類交易產生的利潤可能占羅斯柴爾德家族在這一時期所賺取的利潤的絕大部分。拿破侖戰(zhàn)敗后,英鎊急速升值,阿姆謝爾半開玩笑地寫信督促薩洛蒙:“讓你的職員利用100萬法郎讓法蘭克福分部變得更富有,用100萬路易金幣讓巴黎分部變得更富有,用100萬英鎊把倫敦分部變得更富有。做到這一點,就給發(fā)‘軍團勛章’!”但是,要強調的一點是,這種策略也伴隨著高額風險。匯集輸送俄羅斯和普魯士補貼款所需的現(xiàn)金極為困難。法蘭克福分部動用了所有信用資源,但仍不止一次地感到力不從心,卡爾和阿姆謝爾經(jīng)常抱怨內森的胃口超過了他們能夠承受的范圍。卡爾就曾抱怨,搜集到60萬古爾登的資金“簡直是個玩笑”。與此同時,補貼款轉移中涉及的國家自然會眼紅羅斯柴爾德家族賺取的大量利潤。即便赫里斯和熱爾韋有時也有怨言,普魯士政府則至少將部分因英鎊意外走低產生的成本轉嫁給了羅斯柴爾德兄弟。匯率也是阻礙羅斯柴爾德兄弟與奧地利達成妥協(xié)的絆腳石。
此外,套匯和期匯操作的成功依賴于快速通訊。兄弟幾個盡可能地共享可能影響外匯市場的消息:即將到來的新補貼款,進一步軍事行動的可能,一項和平協(xié)議即將簽訂等。我們已經(jīng)看到,他們已經(jīng)能夠通過自己的快遞系統(tǒng)傳輸比通過官方渠道或郵遞系統(tǒng)更快的信息。但是時間間隔仍然非常重要,而內森經(jīng)常被敦促加快系統(tǒng)的運轉速度。當英鎊在阿姆斯特丹猛漲了6%之后,詹姆斯難以抑制心中的焦急,寫信指導內森:
親愛的內森,現(xiàn)在如果你認為補貼款即將停止,由于貨幣少了,你應該知道匯率肯定會上升。但是如果你認為還會有更多的補貼款要轉移,那么匯率將再次下跌……讓我感到可怕的是,親愛的哥哥,你竟然不寫信告訴我你的看法,現(xiàn)在知道那邊發(fā)生什么事情對我來說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