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學業(yè)永遠都不是人生的全部
《論語》說:“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笔ト酥裕瑸槲覀兣囵B(yǎng)孩子訂了一個目標,就是首先我們要為社會、為家庭培養(yǎng)一個好孩子,然后才是一個好學生,好學生應該是在好孩子的前提下的好學生,因為在學習階段,應該盡可能地把自己的學業(yè)做好。對于人生來講,學業(yè)僅僅是很小的一部分。只是處在學習階段的我們要盡可能地把學業(yè)做好罷了。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我對他的要求很嚴格。小到回家、出門前的告知、問候;大到待人接物:與師長、同學、陌生人之間的交往、言談,都能使人認識到他是一個進退有度的陽光少年。當然、這些都源于18年的教育。好多家長說:“好孩子都是天生就好?!蔽也环裾J遺傳因素在孩子成長中起到的作用。但是基因也是通過與環(huán)境的相互作用來表達的。我對孩子是寬嚴有度的,原則問題上不讓步,但在非原則問題上,我相信一句話:“多年父子成兄弟?!?/p>
對于孩子的未來,求學是一個經(jīng)歷,但只有很短的一段時間。對以后的人生,學業(yè)的支持固然重要,然而人格因素的影響才更有價值。所以,我們的家長應正確認識這個問題。
四、你永遠是爸爸的驕傲
在孩子很小的時候,我訓練他,我問:“你是什么?”孩子立正,舉起小拳頭:“我是爸爸的驕傲!”這在當時不過是無心的玩笑,但隨著孩子的成長,這句話成了現(xiàn)實。小學、初中、高中,一路走來,因為孩子,我收獲的夸贊越來越多。甚至在一次家長會,班主任號召全體家長為我鼓掌。因為他“勇奪”年級第一。在汗顏的同時,我的心中也頗有些成就感?;蛟S對于社會,一個孩子只是他的一份子。但對于家庭,孩子是全部的未來和希望,不由你不盡自己之所能去做。后來,父子之間的游戲一直在玩著。當然這件事的內(nèi)涵已不僅是一個游戲。有時孩子也有不如意,包括成績的波動、考試的失利,尤其是高三階段物理奧賽廈門的失意(280人參賽考了260名)、保送生考試北大折戟(理論+面試共309.5)。在孩子失落而情緒低迷的時候,我會告訴他:“你,永遠都是爸爸的驕傲!”
記得在廈門物理競賽的現(xiàn)場,北大物理系的郭建棟教授對我說:“這是我們面試過的最陽光的一個孩子,你培養(yǎng)了一個好孩子?!甭牭竭@樣的話,我覺得任何一個父親都會因為孩子被認可而感到驕傲。
承認自己犯的錯誤,并為之付出代價
記得孩子三年級的時候,期末考試數(shù)學85分,兩個四則運算題都是乘除法正確,加減法算錯。開家長會的時候,老師都在為他解釋,說不是不會,只是一時算錯。父子倆回家的路上,我問他:“我們能因本來會就是不小心算錯而原諒自己嗎?不能!因為白紙黑字寫在那里。事實是你錯了。解釋沒有用。要承擔起自己的錯誤,并記住,你的人生路程就是一個不斷解決問題的過程。你就要對自己所有犯過的錯誤進行反思,并為他付出應有的代價?!?/p>
這件事,這句話,一直指導著孩子中學階段的學業(yè)。因為恪守著這個原則,所以他能很認真地對待學業(yè),勤于思考,認真反省,各學科均衡發(fā)展。穩(wěn)步前進,不斷進步。從中考的全市40名,到高考的自治區(qū)第10名的結果也說明了他這幾年的學習生涯是呈上升的態(tài)勢。在現(xiàn)在的學習形勢下,重點學校的前幾十名的學生在學業(yè)上的差距是很小的。應試中成績的高低主要取決于誰更少地犯錯誤。誰能更好地反思對待曾經(jīng)犯過的錯誤,就能在關鍵時刻少犯錯誤,就能有更好的成就。對工作、對人生,這種態(tài)度都是適用的。
每個重要的階段對孩子都很關鍵
孩子的成長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回憶起這18年,有幾個重要的階段給我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
學前兩到三歲的時候,孩子喜歡聽故事,會不厭其煩地聽一個《老火車頭出游記》。聽到你講錯一個字他都知道并給你糾正。自己能把一個近五千字的故事講給你聽并一字不差。現(xiàn)在,我感覺到這種對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指向性訓練非常重要。因為只有注意力集中,才能更好地獲取知識。
小學是一個學業(yè)負擔不很重,知識深度也不很深的階段。因此,這一時期學習習慣的建立和養(yǎng)成就顯得尤為重要。通過訓練,使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專心致志地做事,有目的有計劃地學習。一份卷子兩小時做完,每天定時定量的讀書筆記都不失為很好的訓練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