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出生在羊圈里的洛年赤烈(3)

阿里-阿里 作者:杜文娟


后來,他覺得整天跟幾個孩子混在一起,沒有多大意思。在縣城,他看了一場電影,覺得放電影很快樂,就要求當電影放映員。那個時候,措勤縣剛從改則縣分出去,需要一批干部。一位叫拉巴次仁的領導把他從日土縣借到措勤縣,說好借期,長則一年,短則半年。

如愿以償,他當上了電影放映員。從改則縣找來柴油發(fā)電機,從地區(qū)獅泉河鎮(zhèn)找來放映機和廣播喇叭,既放電影,又放廣播。放電影不定期,廣播每天一早一晚必須得放。為了提高播音質(zhì)量,讓聽眾獲得更多信息,他把收音機對準擴音機,再廣播出去。

千百年來,藏北牧區(qū)終于有人主動說漢語,最先學會的漢語,就是毛主席好、共產(chǎn)黨好。

赤烈塔爾沁走到哪里,電影就放到哪里,掌聲就響到哪里。牧民見他遠遠走來,都歡喜得大呼小叫,洛年赤烈來啦,洛年赤烈來啦。

洛年,在藏語中是電影的意思。電影赤烈,就此得名。

措勤縣人口少,縣城男女比例嚴重失調(diào),三四十個男人,比兩三個女人。長得再丑,年齡再大的女人,在措勤都能找到丈夫。一個女孩子還沒有分配到單位上班,就有人知道她姓甚名誰,是否婚配;就有人早早地等在路口,幫她拿行李,燒熱水;還有人寫好幾大張情書,用盡所有熱情華美的文字,就為博得女孩的芳心。直到現(xiàn)在,措勤縣資深單身漢還有很多。

青年赤烈塔爾沁沒費多少周折,就找到了一位美麗的藏族姑娘。女孩是一位機關干部的妹妹,給措勤的哥哥家看孩子。成為赤烈的妻子以后,快樂和磨難隨之而來。

赤烈塔爾沁和妻子生活了幾十年,共有四個孩子。其中一個流產(chǎn),一個生下來一個月以后夭折?;钕聛淼膬蓚€兒子,至今在阿里工作和生活。

大兒子出生的時候,難產(chǎn)。羊水破了,孩子還是生不出來,妻子痛得死去活來。赤烈塔爾沁急得團團轉(zhuǎn),毫無辦法。就在他幾近絕望的時候,一輛解放牌汽車停在縣政府的平房前。原來,北京來的醫(yī)療隊從牧區(qū)巡回義診到縣城了,車上還有一位改則縣的麻醉醫(yī)生。醫(yī)生邊吃飯,邊給器械消毒,吃完飯,立即手術(shù)。

為妻子接生的是一位北京來的大胡子男醫(yī)生。赤烈塔爾沁請他為大胖兒子取名字,大胡子醫(yī)生為孩子取名京松。這一天,是1976年8月1日。

小兒子羅布次仁出生的時候,更是驚心動魄。依然是難產(chǎn),找不到接生的醫(yī)生,赤烈請縣上發(fā)電報,四處求助。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