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兩種視角下的世界觀(1)

世界之戰(zhàn):科學與靈性如何決定未來 作者:(英)倫納德·蒙洛迪諾


迪帕克——靈性視角

向外看的人是夢中人,向內看的人是清醒者。

——卡爾·榮格

靈性學要想贏得未來之戰(zhàn),首先就要克服自身的一個主要缺陷。在大眾的眼中,宗教一直以來都受到科學的質疑,宗教信仰被科學事實所替代,慢慢地宗教迷信消失了。這就是人們?yōu)楹胃敢饨邮苓_爾文關于人類是由低等靈長類動物進化而來的解釋,而不是《創(chuàng)世記》中人類誕生的說法,也是為何我們會認為宇宙的誕生源于大爆炸,而不是由某個或眾多神所創(chuàng)造而來。

所以,首先要說明的是宗教和靈性學并不是一回事,它們有著本質區(qū)別。有組織的宗教已使自身處于被質疑的地位,但靈性學卻并未受此影響。幾千年前,世界不同文化中的靈魂導師都提出了關于生活的深刻見解,如佛陀、耶穌和老子。這些圣人教導我們,要想達到內心的超然境界,就必須超越日常生活中的苦難與掙扎。盡管肉眼所及的只有巖石、山脈、樹木和天空,但它們卻成為屏障,讓我們無法看到更為廣闊、神秘的內在現(xiàn)實。我們的五官無法觸及擁有無限可能性的不可見領域,而通往這一神秘領域的關鍵就是意識。進入意識覺醒狀態(tài)后,就像圣人和先知所描繪的那樣,我們將找到萬物之源:自身的覺知。

而這一具有深遠意義的前景是宗教無法實現(xiàn)的,原因在于:如果像耶穌宣稱的那樣上帝的王國真的存在,像佛陀教導的那樣涅就意味著脫離苦海,像古老的圣人相信的那樣宇宙就存在于人類思想之中,那么我們現(xiàn)在就不用再這樣苦苦追尋真理。很顯然,這些教誨并未為我們揭開事物的真相。所以現(xiàn)在信奉古老教誨的人越來越少,那些仍懷有這些信仰的人對此感嘆不已,但更多的人甚至無須任何借口就不再信奉宗教,因為很久以前科學就向我們開啟了一個新世界。

因此,問題的關鍵在于知識本身,以及獲取知識的方法。耶穌和佛陀堅信他們掌握了真正的知識,并用此來描繪現(xiàn)實。但2 000年后,我們認為現(xiàn)在的我們掌握了更多的知識。

科學慶祝著自己的勝利,卻忽略了越來越多由此帶來的災難。原子彈讓我們進入了大規(guī)模毀滅的時代,帶給了人類無盡的災難。人類的環(huán)境因各種設備排放的污染物受到了致命的破壞,而這些設備卻假借科技之名,聲稱會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美好。但科學的擁護者們對此毫不在意,要么認為這只是科學帶來的副作用而已,要么認為這是政府政策失敗的結果。我們總是被告知,道德不是科學應負的責任。但當你深入思考后就會發(fā)現(xiàn),科學其實和宗教面臨同樣的問題。宗教讓人們在對神靈的崇拜中迷失自己,而科學在自然面前則有失敬畏,科學越來越傾向于認為自然是一種敵對力量,需要戰(zhàn)勝它,才能給人類帶來福祉。現(xiàn)在我們就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當被問及人類是否會在地球上滅絕時,一些科學家希望它出現(xiàn)于幾百年后,到那時太空旅行已完全可行,我們就可以拋棄現(xiàn)在居住的星球,踏上破壞其他星球的征程!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