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02 大熱門的興衰起伏(8)

長尾理論 作者:(美)克里斯·安德森


隨著搖滾電臺的垮臺,“40大金曲”時代也行將末路。音樂本身并沒有失寵-正相反,音樂家和歌迷們的生活從未像現在這般美好。但新音樂的終極探索工具變成了互聯(lián)網,失寵的是宣傳和銷售音樂的傳統(tǒng)模式。大唱片公司和零售流通系統(tǒng)是躲在電臺的熱門制造機器背后成長到巨人規(guī)模的,它們的商業(yè)模式依賴的是白金級的超大熱門,而現在,這樣的大熱門已經變得少之又少。我們正在目睹一個時代的終結。

每一個戴著iPod白色耳機的人都在收聽他們自己的免費電臺。文化已經變了,過去的人習慣于隨波逐流地涌向暢銷榜首,現在的人卻喜歡發(fā)現自己的風格,在主流廣播領地之外尋找新的世界:或者嘗試一下那些無名之作,或者重拾舊日的經典。

說到這種“精英對業(yè)余”的格局,最早領悟它的媒體大亨之一就是新聞集團的董事長魯伯特·默多克。他在2005年的一次演講中說了這樣一句話:“年輕人不會等待某個神圣的數據來告訴他們什么東西是重要的,他們想控制他們的媒體而不是被媒體控制。”

實際上,發(fā)生在音樂界的事同樣發(fā)生在大眾媒體和娛樂業(yè)的其他領域中。以下是2005年的一組數據:

好萊塢票房收入下跌了7%,始于2001年的下滑趨勢仍在延續(xù),而且有加速的跡象。

曾在1987年達到巔峰的報紙讀者數量下降了3%(歷史最大的單年跌幅),目前處在20世紀60年代以來的最低點。

30多年前開始正式統(tǒng)計的報刊亭銷量現在已經降到了歷史最低點。

電視網收視率仍然在有線頻道的競爭下節(jié)節(jié)下滑;1985年以來,網絡電視的市場份額已經從75%下降到了50%以下。

飲水機效應正在失去威力。今天,收視率最高的電視劇《犯罪現場調查》(CSI)也僅有15%的家庭收看而已。若放在70年代,這樣的數字連前10名都別想進入。事實上,在歷史上所有高收視率的電視節(jié)目中,只有一部不是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早期的節(jié)目-唯一的那個“新秀”是1994年冬奧會,也是十幾年之前的事了。總體來看,數百家純有線頻道的總觀眾人數已經超過了電視網,但沒有哪一家能獨領風騷。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