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回:王狀元說破朝中局,唐伯虎點出心底真(4)

王陽明:龍場悟道 作者:許葆云


“總之我是總結(jié)了這么八條,”守仁在桌上的字紙堆里翻了半天,找出一張紙來,“一是蓄材以備急,平時培養(yǎng)人才,戰(zhàn)時就有將才可用;二是舍短以用長,那些有戰(zhàn)功的邊將往往粗魯暴烈,身上毛病多,對這些人不要計較小節(jié),應(yīng)該量材使用;三是簡師省費,裁撤老弱兵員,節(jié)省軍費;四是囤田自足;五是嚴(yán)格軍法;六是恩遇士卒以勵士氣;七是用兵之時舍小利以顧大局;八是嚴(yán)守以乘弊,平時堅守不出,待敵一露破綻,就集中兵力出塞攻打,務(wù)求犁庭掃穴,一鼓全殲!”

說實話,守仁所總結(jié)的這八條兵法,新東西也不多。畢竟年輕,紙上談兵而已。

可王華也知道,年輕人本就是紙上談兵的。何況自己的兒子縱使亂談,也談得比一般人強得多。

王華今天來,是要勸守仁在《四書》上頭多下功夫的。可他知道守仁聰明透頂,狂放熱烈,頗有豪氣,這是個成大事的性格,很難得,不能隨便打擊。所以老父親也不想把話兒說得太重了。

那就只有和兒子講道理。把理講通了,守仁自然就改了。

手捋胡須沉吟半晌,王華這才說道:“你這一年的書真沒白看,所說的話字字句句都有道理。可你認(rèn)為大明朝‘連南宋都不如’,這就偏激了。我朝立國之時謀士如云,勇將如雨,因為那時候太祖皇帝光復(fù)山河,百戰(zhàn)強兵,練出一批名臣大將來。前朝正統(tǒng)年間也沒有名將,可我軍在土木堡大敗,蒙古人直逼京師,一場決戰(zhàn),像石亨、郭登、范廣、孫鏜這樣的名將就磨礪而出了。本朝看似沒有名將,主要是因為眼下沒有大仗可打?!?/p>

這些話守仁不太能接受:“這些年邊境年年有事,怎么會沒有仗打?分明是這些庸碌之才不敢出戰(zhàn)?!?/p>

“有你這種想法的年輕人很多??赡阆脒^沒有,咱們既然已經(jīng)修了長城,為什么還要輕易出塞作戰(zhàn)呢?”

聽父親話里有話,守仁不敢插嘴,老老實實地聽著。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