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聽孩子講著她的排干擾經(jīng)歷,我又感動又興奮。我為這個孩子用強大的意志力排除了干擾而感動,也為自己幫助一個孩子度過了她人生中最痛苦的時刻而興奮不已。
我有個醫(yī)生朋友,她的女兒悠悠在初中時看電視入迷,一百多集的韓劇她天天看。朋友說:“每天晚上十點以后才開始演,我能讓她看嗎?第二天還上不上學?上學了還怎么聽課?可她不聽,等我們臥室的燈熄了,等我們睡著了,她再把電視機打開,調(diào)成靜音狀態(tài)。你想想,盯著屏幕看字幕多毀眼睛啊?!?/p>
看朋友著急的樣子,我說了我對孩子迷戀電視的看法:“韓劇的劇情輕松,節(jié)奏緩慢,孩子迷戀它可能跟學習上的壓力過大有關,也可能是在學習上遇到了困難。這時候,你不應該一味地批評,而應該冷靜地分析原因,理解孩子面臨的困難,真正說到她的內(nèi)心里面,讓她戒除這個電視癮?!?/p>
我對朋友說了“排干擾”理論:“你試試看,我相信你把道理給悠悠講透了,她也會排除這個干擾,把心思用到學習上的。”
沒想到朋友對我說:“身體上的病我治行,心里的病啊,還是你這個靈魂的工程師給她治吧?!?/p>
到了周末,我和白雪約她們母女在校園里打羽毛球。休息時,我和悠悠、白雪聊天,從孩子們的喜好開始說起,談到了韓劇。
我說:“啊,韓劇是好看,但是節(jié)奏太慢了,我估計像你和白雪這種對學習時間抓得緊的好學生不會喜歡的。太耽誤事兒了,是不是?如果趕到周末的話,看一兩集還可以。”
談話一開始,我沒有問悠悠看不看電視劇,我權當不知道她看。并且,我說她是一個對學習時間抓得緊的好學生,肯定地說她不會喜歡看韓劇。之所以對她作出這種正面的判斷,是我相信這樣的話不但能起到“我在別人眼中是個這樣的人啊”的提醒作用,更能起到“我要把壞習慣改掉,保持自己在別人眼中的光輝形象”的激勵作用。
在平時的教學中也是如此。其實,對一些善于自省的學生來講,他犯錯誤的時候,根本無須老師的批評。一句肯定他的話,足以起到提醒和批評的效果,因為他把自己在老師或別人心目中的形象看得很重。工作中,我用這種不批評的策略,使一個個學生自覺、自律,使班級的集體榮譽感增強,班風積極向上。
看著悠悠若有所思的樣子,我接著說:“阿姨曾給學生也給白雪算過一筆賬,每天看兩集《還珠格格》,一周下來就是十集,看完四十集之后,就要面臨一個月后的月考了。如果是韓劇就更不得了,等它一百二十集的電視連續(xù)劇演完,咱們的一學期也就結束了。你們同學沒算過這筆賬吧?”
“沒有……”
我接著她的話又追問一句:“能猜出他們聽了什么反應嗎?”
她眼睛一邊轉,一邊搖頭。
我笑了,邊笑邊說:“有的學生說,太可怕了,考試肯定玩兒完。有的說,老師!我后背發(fā)涼,今后再也不看了?!?/p>
悠悠不好意思地也笑了,我接著說:“悠悠,你把這筆賬算給你的同學聽一聽,大家也會覺醒的,肯定能自覺排除這個學習上的大干擾。它耽誤的并不僅僅是看電視的時間,因為你看后還要想劇情啊,你們到一起還要議論啊。太耽誤事兒了,是不是?”
悠悠抿著嘴唇重重地點了下頭。我又進一步說:“不過,看電視劇的同學也有收獲,最起碼他明白:觀眾喜愛電視劇,說明演員演得好,說明他們對待工作很認真、很敬業(yè)、很努力、很勤奮、一絲不茍……”
我連著用了幾個形容詞,然后對她們說:“知道嗎?有時候,一個鏡頭他們要拍攝幾十次甚至上百次才會滿意,怎么會不被大家喜歡呢?你們呢,是學生,那就要在學習上認真、努力、勤奮、堅持、一絲不茍,做個成績突出的好學生。對不對啊?”
朋友說,那天之后,孩子除了看新聞和訪談類的節(jié)目,再也不看長長的電視連續(xù)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