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種情況是,也許孩子完全能執(zhí)行命令,但是懶惰、自私、乖僻或者厭惡,等等壞習慣和認識,則會讓他不愿意按照指示去做。
經(jīng)過具體的訓(xùn)練,孩子很容易就會養(yǎng)成兼具意志和能力的服從習慣。事實上,如果服從習慣養(yǎng)成得足夠早,并且建立得相當牢固,那么,孩子對某件要求愿意與否并不會成為一個問題。如果孩子總是被要求服從,并且從來未被允許有其他的表現(xiàn),那么服從習慣就會在他心中變得根深蒂固,甚至在某些特定時刻還會帶有相當?shù)膹娖刃?,以至于在任何特殊的場合下所產(chǎn)生的不愿服從的意愿都將產(chǎn)生不了任何效用。教育者的命令將被無條件地、不打折扣地執(zhí)行。只遵從教育者的引導(dǎo),而不管自我的感覺怎么樣——習慣的力量比其他任何暫時性或偶然性的力量都要強大得多。
因此,在服從習慣訓(xùn)練中,最為重要的事情是,必須通過不間斷的以及高強度的要求,讓孩子對教育者每一個命令都要做出恰當?shù)膱?zhí)行,而千萬不允許有任何的閃失。因為不符合要求的行為對于習慣的形成將會是致命的。諸如“這事不能讓B去做嗎?我還有好多事要做”或者“再等一等,讓我把手頭的事情先忙完”,此類的借口或?qū)τ诜牡耐涎?,即使當時確實是有理由的,但是由于對服從習慣的形成帶有破壞性,也不被允許發(fā)生。
當然,這里有一點要澄清的是,我們訓(xùn)練孩子的服從不是說要抹殺他們的主觀能動性。事后孩子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見,但當時必須服從。這是我們訓(xùn)練的另一個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