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容忍歷史不完美》鐵路國有的正當與失當(4)

容忍歷史不完美 作者:馬勇


清政府以三省紳商自籌資金為辭拒絕外國資本只是一種外交手段,實際上盛宣懷、張之洞等人并不相信三省紳商有能力自籌足夠的資金。他們真正屬意的是美國,他們想將粵漢鐵路的承建權(quán)交給美國,以三省紳商自籌資金為辭所拒絕的只是英、法、德、俄等國。按照盛宣懷的分析,德國已強占膠州灣,俄國也強租了旅順,法國對海南島虎視眈眈,英國或有圖扼長江吳淞之謀,結(jié)果造成中國的各??趲缀醣M為外國人所控制。僅有內(nèi)地,尚可南北往來。而漢口為各行省南北東西水陸交通的樞紐,若粵漢鐵路再被英國人控制,將來北方俄國人控制的鐵路南引,南方英國人控制的鐵路北上,那么中國的國家安全則不堪設(shè)想?;诖?,盛宣懷認為無論如何,粵漢鐵路的承建權(quán)都不能再落到英、法、德、俄等國手中。而三省紳商的集資能力,盛宣懷、張之洞等人也深表懷疑,他們覺得即使三省紳商能夠籌集部分資金,也肯定遠遠不夠。為了使粵漢鐵路早日建成,必然要利用外國的資本,而美國此時不斷宣稱保全中國,在中國既無勢力范圍,也無鐵路權(quán)益。因此盛宣懷建議,為了以粵漢路保盧漢路,壓制比利時以使其在盧漢路上讓步,并抵制英、法、德、俄等國的覬覦,能夠利用的外國資本就只剩下美國了。

盛宣懷的建議獲得清政府的批準。1898年4月2日,清廷諭準粵漢鐵路向美國公司借款。14日,督辦鐵路大臣盛宣懷委托駐美公使伍廷芳為代表與美國華美合興公司在華盛頓簽訂了《粵漢鐵路借款合同》,約定粵漢鐵路分別以漢口、廣州為起訖點,借款額為400萬英鎊,若不夠,可以添借,年息5%,以鐵路為抵押,借款期限為50年;借款期內(nèi)鐵路由華美合興公司負責(zé)修建與經(jīng)營。

粵漢鐵路承建權(quán)最終落入美國人手中,這一結(jié)果自然使在中國華南地區(qū)具有重要經(jīng)濟利益的英國感到不安。然而為了討好美國,贏得美國對其在華利益的支持,英國政府也不便在粵漢鐵路的承建權(quán)問題上與美國人進行競爭。后經(jīng)兩國公使從中斡旋,英國的中英公司與華美合興公司進行了談判,并于1898年12月達成協(xié)議,第二年2月1日正式簽署,約定今后任何一方在中國經(jīng)辦的企業(yè),均邀請對方參加一半的投資,而對方不必承擔相應(yīng)的義務(wù)。根據(jù)這項約定,華美合興公司承建的粵漢鐵路,允許中英公司參加投資,中英公司承建的廣九鐵路,允許華美合興公司參加投資。英美兩國公司的約定,或許有助于粵漢鐵路的建設(shè),但另一結(jié)果卻是使清政府原本拒絕英國投資粵漢鐵路、防止英國控制中國南北交通大動脈的設(shè)想化為泡影。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