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989-1994文學回憶錄》十八世紀中國文學與曹雪芹07

1989-1994文學回憶錄(全兩冊) 作者:木心


曹霑(約1715—約1763),字夢阮,號雪芹,另一號為芹圃。祖父曹寅,父曹頫。曹寅是大官,江寧織造。文采好,出過詩、文、劇本。曹家豪富,以康熙六次出巡南方,四次住在曹家可見。也可見曹雪芹幼年生活環(huán)境多么豪華,決定了《紅樓夢》的現實資料。

不過當時曹雪芹只有十歲左右,反證他早熟,對十歲以前的生活記憶確鑿。

康熙五十一年曹寅死,后曹頫得罪朝廷,被抄了家,以后敗落至于一貧如洗。他離開南京到北京,住在西山(時年十歲),那地方叫黃葉村。

曹雪芹十歲后這么窮,處在康乾的太平年間,如他肯就職,不至于窮到舉家食粥,年命四十而斷。

我的推斷:

一,他是一個無政府主義者,虛無主義者,不肯經商做官,僅以賣畫謀生。

二,脾氣大,不愿受委屈。

三,是個唯美派,藝術至上者。

四,對自己的天才,有足夠的自信。

五,早就立定志向,為藝術而殉道。

六,他“好像”讀過叔本華、尼采。為什么?他熟讀釋家、道家經典——佛家的前半段,就是悲觀主義,道家的后半段,就是超人哲學。

佛家以為生命是受苦,道家以陰柔取陽剛(酒神精神)?!兑捉洝肪渚湓捪蛲杽?,但不得已,以陰柔取之。

叔本華是生命意志,尼采是權力意志。曹雪芹大概因此不工作?他躲到西山,那兒沒有居民委員會,有小腳,還沒有小腳偵緝隊。

我的修身原則:一,不工作;二,沒人管;三,一個人。

都說曹雪芹就是賈寶玉,其實據資料,曹的性格一點不像賈寶玉(說是自傳體小說,我以為藝術家和藝術品是不相干的。米開朗琪羅像大衛(wèi)嗎?)。可靠資料:曹高大魁梧,黑膚,聲洪亮,一點沒有南方文人的娘娘腔。我相信,這是大師相。

我從小討厭徐志摩型的文人,細皮白肉,金絲邊眼鏡,忽而輕聲細語,忽而哈哈大笑。所謂江南才子,最可厭——曹雪芹是北方人的血,又在南方生活過。他的頹廢,是北派的頹廢。我要繼續(xù)寫,是南派的頹廢(江南,可分有骨的江南,如紹興;無骨的江南,如蘇州)。

《紅樓夢》有許多名字:一,石頭記。二,情僧錄。三,風月寶鑒(以現代講法,就是愛情百科全書,或愛情懺悔錄)。四,金陵十二釵(“南京優(yōu)秀女性傳記”)。這些名稱都缺乏概括力,最后還是以“紅樓夢”傳世。曹雪芹很調皮的,喜歡捉弄讀者,但他把這些名字說出來,說明他展示多角度下筆的意圖,等于畫家展示創(chuàng)作的草圖。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