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989-1994文學回憶錄》十八世紀中國文學與曹雪芹08

1989-1994文學回憶錄(全兩冊) 作者:木心


《紅樓夢》書名,放得寬,不著邊際,有藝術(shù)性。

《水滸傳》寫成時還有十來個讀者,《紅樓夢》當時的讀者只有二三人,其中有敦誠、敦敏兄弟,也好詩,大雪天與曹雪芹飲酒。

《紅樓夢》八十回,乾隆年間在北京問世,立即傳開。當時沒有出版社,講的講,抄的抄,傳的傳,忙忙碌碌,好像過年。當時,我想沒人知道這是藝術(shù)品,更不知道曹雪芹是藝術(shù)家。不久就有好多不自量力的人續(xù)《紅樓夢》,寫了《后紅樓夢》、《紅樓夢補》、《續(xù)紅樓夢》、《紅樓圓夢》、《紅樓復夢》、《綺樓重夢》,凡十余種,都要把《紅樓夢》結(jié)局改為大團圓,后來統(tǒng)統(tǒng)自滅了,留不下來。

只有高鶚補的流傳下來,但不是曹的原意了。

舒伯特《第八交響曲》(《“未完成”交響曲》),其實是完成的。曹雪芹可憐,沒有完成《紅樓夢》。

大家看《紅樓夢》,戳穿了講,是看故事,看花姑娘,看排場,看細故。怎樣讀才好?從空中鳥瞰:故事在南京大府,弄清楚家譜,“好像我家舅舅”,就可以看下去。曹雪芹的雄心,先編定家譜、人物、關(guān)系三大綱,就勝券在握。

曹雪芹立大綱,真是立得好!我們來看:

地點選得好。京城,首善之區(qū)。四季如春,或四季如冬,都不太好寫。但他在書中又不明寫南京。他知道一涉實地,就流俗。

朝代也選得奇妙,更高超了:曹本人是入旗的漢人,又是漢文化的偉大繼承人。他不愿以滿人眼光看漢文化。于是將時代虛擬,甚有唐宋之氣——這是他審美上的需要。試想寶玉、黛玉等等都穿清朝服飾——完了,焉能寫下去?所以整個榮國府、寧國府、大觀園,建筑、庭院、生活道具等等,純粹漢文化,有唐宋遺風,看不到滿人的習俗。

時間空間的安排,大手筆!遠遠超過以前的小說,什么“話說某某年間,某府某縣……”曹大師來兩大落空,幾乎沒有時間、沒有空間,或者說,有時間處就有《紅樓夢》,有空間處就有《紅樓夢》。憑這兩點,他睥睨千古。

再是定姓名。一大難關(guān)。

曹雪芹先取賈(假)姓。名稱有關(guān)聯(lián),又無關(guān)聯(lián),如秦可卿(情可親),秦鐘(情種)。元春入宮,迎春、探春、惜春則在家。賈政,官也。王熙鳳,要弄權(quán)稱霸的。黛玉,是憂郁的。寶釵,是實用的。妙玉,出家了。尤三姐,女中尤物也。柳湘蓮,浪子也。

我相信曹大師曾經(jīng)大排名單,改來改去,熱鬧極了。托爾斯泰、巴爾扎克、福樓拜、司湯達,看了一定大為動衷,大吃其醋。

藝術(shù)家僅次于上帝。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