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趁年輕,折騰吧》職場的不確定性在哪里?(4)

趁年輕,折騰吧 作者:袁岳


我跟她一起干活,雖然我還會種,但我媽不愿看我種的東西。為什么呢?比如種蠶豆就要挖一個洞放進去,然后再把土蓋上,但是我挖的時候,我媽就在后面說不整齊。老人家91歲,挖這個洞不用瞄就很齊,而我瞄了半天也不齊。為什么呢?這是因為熟練程度。我差不多十年八年回去弄一次,雖然還會,但是不熟練。

再比如學開車,有老師給你講車怎么開你就會了嗎?不是,你得上車練。一般得練15~20次,腦子反應快的十幾次就能過了,腦子慢一點兒的25~26次也能過。完了以后你拿到駕照,但是你沒車,五年沒開之后你還會開嗎?好像會開,但是真的一開,你自己就有點兒沒把握了。為什么?因為你沒怎么練。所以我們在學校里面讀書的時候要想一想,你今天選的這個課,它將來有用沒用,用這個“有用沒用”來決定上多少這個課程。

再比如有兩個人,一個是學生會主席,另一個是學生會副主席,這兩個人關系很不好,互相競爭,互相掐架,就是說你想做一件事情,我看不慣就反對,我說的事情你也反對,兩敗俱傷的話,其實從最終結果來看,這樣對兩個人都不好。那么怎樣才能夠至少不傷和氣呢?雖然你說的我覺得不好,我說的你也認為不好,但是我讓你通過,你也讓我通過。

現在80后、90后有時候跟父母溝通起來很困難。比如你說的東西父母不同意怎么辦?你就說:“媽,這回按我說的做,下回按你說的做?!痹诶碚撋?,這叫交叉讓步。當初伐木的時候,怎樣把兩根木頭弄到山下去呢?先伐一根木頭豎過來,再伐一根躺在它的上面滾下去,然后再把下面那根放到剛才在上面的木頭上滾下去,等于各幫各一個忙,各自都過關。這個詞就是這么來的。我們兩個人是不對付,但是我讓你過去,你也讓我過去,這就是一個技巧,也是一個技能,你明白了這個技能以后就可以用了。

所以技能在我們今天這個社會里面非常重要,而那些非技能的專業(yè)是沒有前景的。因為在今天這個社會里面,雖然有那么多大學生,但是其實沒有多少理論崗位。社會上都是職業(yè)技能崗位,要的是職業(yè)技能人才,甚至一大堆職業(yè)技能崗位都招不到人,螺絲釘和螺母對不上,所以技能很重要。如果你今天學的課程里面技能不是很多,那你就要多學一些技能,這很管用的。

記得北京大學心理學系主任王教授說:“我們這個心理學院有個特點,就是不管用,因為我們是心理學理論,既不管做心理咨詢,也不管做心理診斷,也達不到心理指導的水平。”但是你到北京師范大學就不一樣,如果你學的是教育心理學,就要做心理輔導、心理溝通,在教育中去學會怎么樣抓住學生的心理設置教育方法,或者分析民工子弟與農民的孩子有什么區(qū)別。心理學是你行動工具的一個基礎,這一點就非常有用。這就是我們說的專業(yè)技能。

我希望大家可以通用這些技能。怎么通用這些技能呢?比如演講就是一個通用技能。你只要會說話,能夠當著陌生人會說話,或者當著一堆人會說話,你就可以做促銷,可以去吆喝賣東西……但是,在同樣的情況下,如果你是一個會演講的人,那么你站在那里賣東西的結果是不一樣的。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