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認識自己,接納自己》什么能改變,什么變不了(5)

認識自己,接納自己 作者:(美)馬丁·塞利格曼


不看宣傳,看效果

本書是心理學與生物精神病學之間明爭暗斗的擂臺。所以我最好先讓你們了解一下我的背景以及我對這兩個學術領域的看法。

獸性

本書是關于心理的獸性的,如沮喪、焦慮、愚蠢、卑鄙、創(chuàng)傷后的壓力、酗酒、肥胖、性異常。當我還是一個初出茅廬的學習理論家時,我就知道我想去研究這些獸性。那時我沒有意識到要了解這些獸性,就必須先去了解另一種動物——人類。

我所獲得的知識告訴我人類所有的獸性都是由環(huán)境引發(fā)的。愚蠢源于無知,倘若你提供給他足夠的書本和教育,他就不再愚蠢了;沮喪和焦慮源于創(chuàng)傷性事件,特別是童年的消極經(jīng)驗,倘若能最大限度地減少這些消極經(jīng)驗,讓孩子沒災沒難地長大,自然就不會沮喪和焦慮;偏見源于不熟悉,倘若讓人們相互認識、熟悉彼此,偏見會自然而然地消失;性異常源于性壓抑和禁欲,倘若把它完全宣泄出來,每個人都會成為性致勃勃的異性戀者。

我認為,雖然上述的說法并非全錯,但至少是不完整的。人類漫長的進化史也與我們的愚蠢、恐懼、犯罪、欲望等息息相關。要了解并解除這么有害的效應,我們必須直面人類這種動物。

圣人是不存在的

寫作本書就是在走一根政治的鋼絲。鋼絲的一頭是種族主義者所堅信什么能改變,什么變不了的智力、女性化和犯罪都與基因有關。鋼絲的另一頭是20 世紀60 年代的自由主義者。雖然他們現(xiàn)在已經(jīng)老了,但是校園中還有他們的追隨者。他們強烈抨擊那些譴責受害者的人。他們聲稱失敗源于貧窮、種族歧視、不當?shù)慕甜B(yǎng)、惡毒的社會制度等一切除了個人以外的任何因素。

我并不偏向于這兩者中的任何一邊。我也沒有耐心去了解他們的圣言。我只一心一意地去尋找有條不紊的論據(jù)、經(jīng)久不衰的觀點和滴水不漏的證據(jù)。我意識到我在本書中將要談到的很多東西都可以成為他們刺向?qū)Ψ降睦麆?。我相信關注人類的獸性需要面對一些公開的、不受歡迎的爭論。當有證據(jù)支持基因決定論時我會支持基因決定論。當有證據(jù)表明不良的環(huán)境和不好的父母是失敗和犯罪的根源時,我也會表示贊同。當有證據(jù)指向不可變論時我會接受。同樣,當有證據(jù)指向變化的有效途徑時我也會信服。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