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8月8日,中共八屆十一中全會又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決定》,決定指出當前運動的重點是整黨內那些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并且要不怕出亂子。于是,文化大革命如狂風暴雨一樣迅速席卷全中國。
紅衛(wèi)兵在“保衛(wèi)毛主席”和“反修防修”等口號鼓動下,高呼“造反有理”等口號,在全國掀起批判“資產階級反動路線”的狂潮。大批紅衛(wèi)兵沖向文化團體、文物古跡、教育機構、黨政機關,沖向社會的各個領域,對他們認定的所謂“封、資、修”事物進行大破壞,對他們認定的“黑幫分子”、“資產階級代表人物”、“反動學術權威”、“反革命修正主義分子”等,采取批斗、抄家、毆打和侮辱等種種殘酷手段加以迫害,許多愛國民主人士、原工商業(yè)者和歸國僑胞等受到沖擊。
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報》發(fā)表題為《我們也有兩只手,不在城里吃閑飯!》一文,內容說的是甘肅省會寧縣城鎮(zhèn)一批知識青年紛紛奔赴農村,安家落戶的事。于是全國城鎮(zhèn)知識青年紛紛到農村、農場、生產建設兵團安家落戶,參加農業(yè)生產,形成大規(guī)模的群眾運動,在全國掀起了知識青年上山下鄉(xiāng)的熱潮。廣大知識青年上山下鄉(xiāng),到農村和邊疆,的確經受了勞動鍛煉,為開發(fā)、振興祖國不發(fā)達地區(qū)做出了一些貢獻,但是,從整體上說,全國近2000萬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xiāng),造成知識人才成長的斷層,對整個中華民族的文化科技事業(yè)是很大的損失。
這場狂風暴雨式的文化大革命卻并沒有在短時間內停歇,而是整整持續(xù)了十個年頭。這十年之中中國的政治上波瀾起伏,經濟上踽踽不前,文化事業(yè)上更是遭受了慘重的破壞。這場文化大革命造成的磨難是全方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