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戰(zhàn)爭在伊斯蘭世界的最初影響是相當負面的。半島電視臺(卡塔爾政府擁有的軟實力資源,該國為美軍提供了中央司令部)每晚都在播放平民傷亡的血淋淋鏡頭。一名埃及國會議員說:“你簡直無法想象,對巴格達等城市進行軍事打擊的這些場面,每天晚上會激起人們多大的憤怒?!币幻突固骨巴饨还俜Q,“美國入侵伊拉克對各個伊斯蘭政黨而言,簡直是天上掉餡餅。那些原本對它們嗤之以鼻的人,現在卻趨之若鶩地涌至其麾下?!泵绹那閳蠛蛨?zhí)法人員報告說,“基地”組織和其他恐怖組織利用人們“對美國攻打伊拉克日益高漲的憤怒”加緊在三大洲招募成員。戰(zhàn)后,有民意調查顯示,拉登的支持率上升,美國的名聲卻大大受挫,即使在一向對美友好的國家,例如印尼、約旦,情況也是如此。與此同時,從歐洲的民意調查結果中可以看出,美國在伊拉克問題上的行事作風,完全消除了“9·11 ”恐怖襲擊事件后歐洲人對美國人的同情和善意。那么,從長遠來看,美國在伊拉克戰(zhàn)爭中斬獲的硬實力資本是否會彌補并超越其在軟實力方面的損失呢?這種軟實力的損失將持續(xù)多久?現在要對這兩個問題下結論,還為時過早。但無論如何,這場戰(zhàn)爭為研究軟實力和硬實力的相互作用提供了一個絕妙的案例。
放眼未來,一切還要看美國在伊拉克重建,以及維護中東和平等問題上的政策的有效性。除此之外,當美國就伊朗、朝鮮問題或反恐戰(zhàn)爭等向他國尋求幫助時,還要看美國的情報失誤,以及對情報證據的政治夸張是否會對美國政府的信譽產生永久性打擊。正如英國《經濟學人》所言:“間諜犯錯,政客吹?!瓚?zhàn)爭就這樣在我們眼中具備了正當的理由。但是,在這個證明過程中,布什先生和布萊爾先生并沒有對國民說實話。”
有懷疑者稱,國與國之間的合作是出于自身利益考慮,因此其間喪失點兒軟實力沒什么了不起。但他們沒有想到的是,合作要分程度深淺,而合作程度要受吸引力或排斥力的影響。而且,他們還忽略了一點,在影響非國家行為體和恐怖組織招募新成員方面,政府的態(tài)度根本起不了什么作用。2002 年,伊拉克戰(zhàn)爭前夕,美國在朝鮮半島實施的強硬政策導致韓國民眾對美韓聯盟的支持率由3 年前的89 %跌至56 %。這會使朝鮮問題變得更加復雜化。當今世界無論在中東還是東亞,軟實力和硬實力已經不可避免地纏繞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