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當我遇見喬治·伊萬諾維奇·葛吉夫時,我正好30歲,生活在俄羅斯南部的高加索山區(qū)。那時,我對于理解生命的意義有種深切的需求,但又不滿意那些看起來有道理,而實際上沒什么幫助的解釋。我對葛吉夫的第一印象非常強烈和難以忘懷。他有一種我從未見過的表情,一種與眾不同的智慧和力量。那種智慧不同于理性的頭腦所具有的一般智慧,它有種可以覺察一切的洞察力。葛吉夫在那時非常友善,但同時他的要求又非常非常嚴格。你會感覺到他能夠看穿你,并以一種令人終生難忘的方式讓你看到自己真實的樣子。
想要真正了解葛吉夫是不可能的。他給大家的印象一直在變化。對于一些不了解他的人,他會以他們所期待的行為方式來扮演一個靈性大師的角色,然后讓他們離開。但如果他看到他們在尋求一種高等的東西,他可能會帶他們?nèi)コ酝聿?,談論一些有趣的話題,取悅他們,讓他們開懷大笑。這種行為似乎是更為自發(fā)的、更“自在”的。但這真的是他更為自在的表現(xiàn),還是他有意為之?你也許會認為你很了解葛吉夫,但隨后他會有完全不同的行為,你將看到你并不真的了解他。他像一股無法阻擋的力量,不去依賴任何的形式,而是不斷地創(chuàng)造新的形式。
葛吉夫為我們帶來了關于意識的知識,這是一門科學,它可以讓我們看到自己真實的樣子和潛在的能力,即需要發(fā)展的部分。它可以讓我們真正地理解內(nèi)在的各種能量,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以及它們與外界的關系。他為我們帶來的教導展示了一條通往意識的道路。然而一條“道路”指的是什么呢?對一條道路的教學又指的是什么呢?
密教的知識是一門關于人與上帝和宇宙的關系的科學。它的傳播需要他人的參與——以所謂的“學?!钡男问?,因為有一種能量只有在大家一起工作時才能產(chǎn)生。不同的學校會有不同的知識和方法,即道路,但它們會有同樣的目標:覺察實相。知識傳播的途徑是理論和直接體驗,即按照學校所教導的特有方式去生活。這會創(chuàng)造一種連接、一種關聯(lián),沒有它我們就不可能同時活在兩個不同層面的世界里。
葛吉夫的教學內(nèi)容是講給當代人聽的,這些人已經(jīng)不再知曉如何才能發(fā)現(xiàn)古已有之的各種傳統(tǒng)揭示的真相,他們帶著深深的不滿,感覺到孤立和沒有意義。但是要如何去喚醒一種可以分辨幻象和實相的智慧呢?
葛吉夫認為,只有在組成人類的所有部分——頭腦、心和身體——都被同一股力量以符合它們各自特點的特有方式觸碰到時,一個人才有可能接觸到真相。否則,發(fā)展就只會是單方面的,遲早會停頓下來。沒有對這條原則的切實理解,所有的工作都注定會偏離目標。我們會對最根本的工作條件產(chǎn)生誤解,只是在形式上不斷重復某些努力,永遠也無法到達更高的境界。
葛吉夫知道如何利用生活中的情境來讓人去感受真相。我看到他在工作時,非常關注不同小組之間理解力的不同,以及每個學生主觀上的障礙。我看到他按照一個明確的計劃刻意地強調(diào)需要學生了解的一個方面,隨后對不同的學生又會去強調(diào)另一個方面。他在工作中有時帶著一種能夠激發(fā)智慧、開啟全新視野的思想;有時帶著一種會讓人即刻完全真誠地放棄所有機巧的情感;有時則帶著覺醒和靈動的身體,對任何需要服務的對象自由地作出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