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奕、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等為首的清政府中比較開明的實力派掀起的以“自強”和“求富”為口號的洋務運動,是中國早期的一場現代化運動,其開展有利于中國社會的發(fā)展和進步,這是首先應該給予肯定的。但洋務運動本質上又是一場地主階級的自救運動,根本目的是為了維護封建統(tǒng)治。他們只是單純地依靠西方先進的技術和設備,在傳統(tǒng)的封建體制下,開辦新式企業(yè),由于體制腐敗,效率低下,問題多多。所以,洋務派苦苦經營的三十多年的洋務運動不僅沒有給中國帶來富強的根本轉機,卻在甲午一役中,以北洋水師全軍覆沒為標志,宣告了洋務派自強夢的破滅。
因此,洋務運動不斷遭到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非議和批判。維新思想家嚴復對洋務派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思想主張,曾給予非常形象的批判,直斥洋務派的“中體西用”簡直就是“牛體馬用”,結果必然導致非牛非馬的尷尬局面。他說:“體用者,即一物而言之也。有牛之體,則有負重之用;有馬之體,則有致遠之用。未聞以牛為體,以馬為用者也。中西學之為異也,如其人種之面然,不可強謂是也。故中學有中學之體用,西學有西學之體用,分之則并立,合之則兩亡?!痹诜此己团醒髣者\動的過程中,維新變法運動應運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