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那能一樣嗎?其他部門的壓力多小呀,也沒有固定銷售目標(biāo)?!?/p>
B:“哦,是不是你沒做好規(guī)劃呀?沒有多抽出點時間去了解員工心里在想什么?”
A:“我哪有那時間呀,我每天只睡5個小時。其他的事兒,我哪有空去想呀!”
B:“唉,你也挺不容易的?!?/p>
在這段對話中,B給了A很多實際的建議,但是都被A拒絕了,他將一個失敗的結(jié)果解釋成必然的失敗,而且和自己毫無關(guān)系。
這就意味著自己可以得到別人的理解和同情,等于用一種自我痛苦的方式來“綁架”別人,有這種人在公司,就會引起大家的恐慌。
剛開始會有人同情,但久而久之就不會再有人同情甚至幫助他,誰會喜歡逢人便說“阿毛丟了”的祥林嫂呢?誰能理解一個心理灰暗扭曲的人呢?不妨換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老板,愿意用一個整天感嘆命運不公的員工嗎?如果你是員工,愿意身邊有一個天天都在抱怨他人的同事嗎?
個人問題永遠(yuǎn)是個人問題
在公司中,流露失意是沒有必要的,得到的只會是孤獨。有時候,如果你暫時失敗了,也必須表現(xiàn)得像個成功者,這樣才不會招來別人的落井下石。
一般而言,被老板重用的人都有著較強(qiáng)的心理能量,他們也會面對失敗,但是他們面對失敗的狀態(tài)和別人是不一樣的。他們的失敗,不同于失敗者的失敗,他們會積極找原因,而且還會表現(xiàn)出必然能夠成功的氣質(zhì)。
而失敗者的失敗,則像一場災(zāi)難,仿佛奪走了他們?nèi)康男判?、干勁和能力。因此,職場失意后,要注意言行舉止,當(dāng)然不能趾高氣揚,但也不能畏畏縮縮。
公司重點項目組的老黃在與對手的競爭中失利,這是一筆不小的損失,老黃氣急攻心,一不小心還發(fā)了病,被送進(jìn)了醫(yī)院。出院之后,老黃的身體已經(jīng)恢復(fù),但是心情總是很不好。大家在他面前說話都很注意,不想去刺激他。
當(dāng)其他人有什么喜事的時候,看到老黃神色凝重,也都注意不在他面前流露自己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