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真正的交談在第一句話之前就開始了

跟任何人都聊得來:最受世界500強(qiáng)企業(yè)歡迎的溝通課 作者:(美)邁克·貝克特爾


記得幾年前在一次研討會上做講座的時候,我就注意到坐在前排的一位參會人員,年齡稍大,而且一副很不感興趣的樣子。會上時不時地大聲嘆氣,翻翻白眼,和我?guī)缀鯖]有什么眼神交流。這些身體語言及面部表情似乎都在告訴我,他很不想在會上待著。我當(dāng)時一度猜想他是受老板逼迫來聽會的。

可是,研討會結(jié)束后,他卻走到我旁邊,一邊跟我握手,一邊說道:“謝謝您。這是我參加過的最好的研討會了。我的人生真的會因此而改變?!?/p>

我本以為他是恭維幾句,然后,他又接著說:“我負(fù)責(zé)一家跨國公司的會計業(yè)務(wù)。幾個月后,我會帶45位會計去塔爾薩(美國俄克拉荷馬州東北部城市),到時候您愿意為他們做演講,舉辦研討會嗎?”

從那以后,我學(xué)會了一點:做假設(shè)的時候不要那么肯定。如果一個人將手臂交叉放在胸前,他有可能不容易接近,很矜持,還有一種可能:他只是很冷而已。

很多溝通達(dá)人都有這樣的共識,那就是真正的交談在第一句話之前就已經(jīng)開始了。雙方都會觀察對方的肢體語言、面部表情,然后解讀獲取的無聲信息,我們以此來判斷成功接近對方是否可行。如果我們覺得這些信息都是積極的,那么我們就會繼續(xù)前進(jìn),同時謹(jǐn)慎地揣測其反應(yīng)。如果我們感覺這些信息都是消極的,那么我們就會覺得對方不太感興趣。

開始交談之前,人們往往會有這樣的疑慮和假設(shè)——

·我們不知道應(yīng)該怎樣互動。

·我們不知道一開始應(yīng)該說些什么。

·我們不知道對方是否想要和我們交談。

·我們不知道如何接近對方。

然而,通常情況下,這些疑慮和假設(shè)都是不正確的。我們要把自己對于觀察的解讀和真正觀察到的分開,這一點很重要。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