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英國屬于歐洲嗎?(5)

事實即顛覆:無以名之的十年的政治寫作 作者:(英)蒂莫西·加頓艾什


那么,在“英國是全身心地致力于歐盟和一些歐洲項目的嗎”這一最熟悉—也是最膚淺—的意義上,我們回到“英國屬于歐洲嗎”這個問題吧。不過,又要問我們所指的由英國決定是什么意思?如果我們指的是當前選舉產(chǎn)生的政府,那么答案顯然是響亮的“是”。如果我們指的是民意,那答案是響亮的“不是”。

2000年10月,“歐洲晴雨表”(Eurobarometer)針對與歐盟的同一性提了一些常規(guī)問題。英國位于圖表的底部。歐盟成員國的身份對您的國家有利嗎?只有25%的英國人說“有利”。歐盟成員國的身份對您的國家?guī)磉^好處嗎?25%。信任歐洲委員會嗎?24%。支持歐元嗎?22%。只有在支持共同的安全政策和擴張方面,英國不是墊底。

根據(jù)自己的看法,你可以對這種情況描述一番—令人沮喪或者鼓舞人心。首先,這些英國的答案特別多變。以第一個問題作為歐盟成員國是否是一件好事為例,相關數(shù)據(jù)如下:1973年,31%;1975年,50%;1981年,21%;1991年,57%;1997年,36%。可謂大起大伏。羅伯特·伍塞斯特(Robert Worcester)堅持認為,英國對歐盟的看法堅定不移但并非根深蒂固。伍塞斯特區(qū)分了“輿論”、“態(tài)度”和“價值觀”。他稱,這些只是輿論而已,受到了最近媒體普遍對歐盟負面報道的影響。態(tài)度是指更加固定的看法,伍斯特尤其在“中產(chǎn)階級、偏老的人”當中找到了態(tài)度。然而,我一點點收集來的證據(jù)和每天與所謂的“普通人”交談的經(jīng)歷表明了如下事實:還存在更深的態(tài)度,絕不僅僅限于仍然主導政治和媒體辯論的中產(chǎn)階級、偏老的人當中。所以,再援引一項民意調(diào)查,1995年英國廣播公司莫利民意調(diào)查問道“您覺得歐洲怎么樣?”,只有8%的受訪者說“非常好”,15%的受訪者說“一般”,但是49%的受訪者說“很差”。

人們常說,將歐洲說成其他地方是英國的專利。其實不然。在歐洲,有幾個國家的人們也將歐洲說成其他地方,至少有一段時間是如此。西班牙人、葡萄牙人、波蘭人、希臘人和匈牙利人都是這么說的。區(qū)別在于,對于他們來說,歐洲可能是其他地方,但他們想成為那樣的地方。我認為,歐洲只有兩個國家不僅把歐洲說成其他地方,而且還不確定它們是否想成為那里的一部分。它們是英國和俄羅斯。

1971年10月,愛德華·希思(Edward Heath)在下議院說過一句著名的話:“我們正走向一個節(jié)點,如果本院今天作出決定的話,我們的共同體就將等同于他們的共同體?!比赀^去了,我們沒有向那個節(jié)點靠近一點。

當然,我們都知道我們的精英分子在這個問題上分歧很大。但是連最支持一體化的英國“歐洲人”也不像歐洲大陸精英分子那樣,把歐洲說成理所當然的問題。我們不像從事于公共事業(yè)的歐洲人那樣單純地談論歐洲。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我們感受到了虛偽。我們懷疑歐洲思想的國家工具化。記住哈羅德·麥克米倫(Harold Macmillan)對戴高樂(de Gaulle)的評價:“他說的是歐洲,其實指的是法國?!弊喳溈嗣讉愐詠?,可能每位英國首相都很想在私下里對當任法國總統(tǒng)作出這樣的評價(希思對蓬皮杜的評價可能是個例外)。這部分是事實,而且不僅僅只有法國如此。我寫了整整一本書(《以歐洲的名義》)來描述德國如何以歐洲的名義來追求其國家利益。但這只是部分事實。對于一個更大的歐洲共同工程還有一種真正的情感認同,在德國基本上是如此。政治中的情感總是位于靠近真實與虛假之間、真誠與虛偽之間邊緣的某個地方,但這里有一份真實的情感。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