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證、白石江戰(zhàn)役與漢族移民
在曲靖城北火車站附近,有一條今天看來并不起眼的小江——白石江。白石江是南盤江的一條支流,全長31里,由東向西看護著曲靖壩子的南北兩翼。
然而,古代的白石江卻不是這個樣子,它寬闊,浩蕩,一直是曲靖北部的一道天然屏障。
明洪武元年(公元1381年),朱元璋將元順帝趕到了大漠以北,自己很威風地坐上了龍椅,然而讓這個皇帝大傷腦筋的事是,云南這個叫把匝刺瓦爾密的梁王憑借著邊疆山高皇帝遠,一直沒把這大明王朝放在眼里,仍然與北部邊塞的元朝殘余勢力遙相呼應,權(quán)屬上仍舊臣屬于“北元”。
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隨時都在虎視眈眈地望著他的寶座,企圖取而代之,這當然不是一件小事。對于這些地方,朱元璋不是沒有想法,只是,這里的問題太復雜,西南夷地區(qū),從秦漢以來,就一直是朝廷非常棘手的地方,他們的那種封疆置吏政策,實際上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實際的政權(quán),還是當?shù)匾娜苏莆铡?/p>
三國時期的諸葛亮是個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聰明人,在對待云南夷人的辦法上,最后也是以夷治夷的辦法。
唐代在中國歷史上更是一個不能小看的昌盛時代,然而,一個小小的南詔王國一樣讓大唐的軍隊屢次敗北。
把匝刺瓦爾密有10萬軍隊,這當然算不了什么,云南交通落后,大軍行動困難這也不是問題,讓人頭疼的是遍布全滇的那些土酋部落,這些部落都有自己的武裝,他們長期以來占山為王,既相互吞并,又聯(lián)合抵抗外部勢力,就像山上的野火一樣,將這里撲滅,那里又起火。解決這里的問題不能按照常規(guī)。
朱元璋經(jīng)過幾年的慎思,最后決定采取的方法還是“云南僻遠,不宜煩兵”。他先后數(shù)次派出使臣去召諭梁王,力爭以和平的方式解決邊疆問題。
然而,梁王錯誤地估計了形勢,仍然自恃僻遠,朝廷無可奈何,拒不歸順不說,反而將明王朝派出的使臣殺害。朱元璋政治招降、和平統(tǒng)一云南的策略失敗之后,只好采取最后一招,武力征討。
《明太祖實錄》記錄了朱元璋對大臣們所說的一段話:“云南自昔為西南夷,至漢置吏,臣屬中國,今元之遺孽把匝刺瓦爾密等自恃險遠,桀驁?;?,遣使詔諭,輒為所害,負罪隱匿,在所必討?!?/p>
這是1381年9月的事,這時候,這位明太祖已經(jīng)上任13年之久,這時候大明王朝的地位也基本得到了鞏固。
于是,他親自部署,命潁川侯傅友德為征南大將軍,永昌侯藍玉、西平侯沐英為左右副將軍,調(diào)集了30萬大軍浩浩蕩蕩從南京出發(fā),先從水路循江而上,穿過八百里洞庭湖,從武陵踏上陸路,沿著東行古道過湘西、進貴州.走過雄峙在滇黔交界處的勝境關,于這年十二月,一個北風呼嘯的日子逼近了曲靖,終于爆發(fā)了歷史上著名的白石江戰(zhàn)役。
梁王把匝刺瓦爾密在明軍逼近曲靖之前,急忙派遣司徒平章達里麻精兵l0萬,屯于曲靖北郊的白石江拒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