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3. 為迎“入城式”的大絕殺(7)

南京大屠殺全紀實 作者:何建明


日本軍隊侵略中國一開始,軍刀成為日軍的重要武器,尤其是與武器落后的中國軍隊交手之后,日軍官兵更覺得使用軍刀“斬殺”對方,“實在過癮”。

“澤渡勇敢踏上征途,因為在南京附近的追擊戰(zhàn)中,殺入敵陣,一氣砍了15人而揚名全隊?!保ā陡u民報》1938年4月17日)

“登陸以來他第一次拔刀馬上就殺入敵陣,出色地砍殺了7人……”(《福島民報》1938年3月2日)

“要塞攻擊戰(zhàn)斗中,我與隊長角田榮一中尉殺入敵陣,連砍了26人……”(《東京日日新聞》1938年1月27日)

這樣的報道,在南京大屠殺后期,日方的國內(nèi)報紙上不斷有這類宣傳“戰(zhàn)果”的新聞,刊出過不勝枚舉的軍刀“斬人”“事跡”。

顯耀呵!魔鬼的本領!

日本人在炫耀從中國老祖宗那兒傳來的寶刀的威風時,并沒有思考一下應該不應該殺那么多無辜的中國人,相反他們把這樣的鋒器用來屠殺一個個中國平民與放下武器的中國軍人,且以此為樂、以此為耀,真是惡魔!

日本軍刀下的一個個幽靈將永遠不會饒恕這等罪人!最最可恨是:日本軍國主義者和屠殺者竟然還要抵賴!

我們再來回頭說日軍進入南京城后所實施的大屠殺情況——

其實這樣的大屠殺并非只在日軍進城后的前幾周,而是在整個南京陷落后的全部日子。這與日本國內(nèi)大本營和前方最高指揮官們的默認與縱容有直接關系。20世紀30年代曾最早揭露日軍在南京的殘暴行為的記者田伯烈所著的《外人目睹中之日軍暴行》一書的結(jié)尾處便有過關于這一問題的代表性見解:

日本軍在中國所犯下的種種暴行,難道是士兵們在勝利的高潮中之越軌行動的結(jié)果嗎?還是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日本軍當局所采取的有計劃的恐怖政策?也許有讀者產(chǎn)生這樣的疑問。事實告訴我們,結(jié)論是后者。軍隊的暴行更發(fā)生在占領城市后不久,尤其是在這種占領使疲憊不堪的軍隊的軍事行動將要結(jié)束之后,即使沒有分辨的余地,也是能夠了解其情況的??墒且阅暇槔@是一個明顯的例子,日本軍的暴行在占領市區(qū)后持續(xù)了三個月時間,直到作者于1938年4月上旬離開中國時尚未停止。

事實確如田伯烈所言,日軍的暴行基本上一直處在無人管束的狀態(tài)下,或者說日軍當局明知其所為卻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日軍和日本大本營對南京發(fā)生的事一直是嚴密封鎖的,即使對日本自己的國民也是“盡說好話”,不說壞話,“殺人”也被冠以“英雄殺敵”之類的鼓舞“斗志”和國民士氣的美麗光環(huán)。而外界對日軍在南京的暴行,其實了解很少。當時留在南京的外國記者只有十來位,在日軍施暴最瘋狂的十五六日后統(tǒng)統(tǒng)被日軍趕出了南京。即使如此,仍有一些零星的報道讓全世界為之震撼,而這些也都是那些撤離南京的外國記者們通過極其困難的途徑發(fā)出去的——

“在外國人的統(tǒng)治下,今天的南京,受到驚嚇的人們生活在面臨死亡、折磨和搶劫的恐懼之中。數(shù)萬中國軍人的墳墓,也可能是中國人反抗日本征服的全部希望的墳墓?!?/p>

(《紐約時報》1937年12月18日)

“日軍像用一把細齒梳子仔細地在城內(nèi)搜索中國軍人和‘便衣人員’。數(shù)以百計的人從難民營中被搜出并遭屠殺。臨刑就戮的人們被兩三百人一群地押往就近的屠場,被用步槍、機槍掃射槍殺。有一次,坦克被調(diào)來處決了數(shù)百名俘虜。

“我目睹了一場集體屠殺。一群幾百個行將處死的人舉著一面大幅日本旗穿街而過,他們被三三兩兩的日本兵押著,趕入一塊空地,被一小組、一小組地槍殺。一名日本兵站在越積越多的尸體堆上,用步槍補射仍在動彈的軀體。

“對日軍來說,這可能是戰(zhàn)爭,然而對我來說卻像是謀殺?!?/p>

(《芝加哥每日新聞報》1938年2月4日)

這就是謀殺,而且是日軍上下在十分清醒和理智的狀態(tài)下的屠殺。這樣的有目標的、有計劃的屠殺才是最最要命和恐怖的。

殺人恐怖,邊淫邊殺、先淫后殺更恐怖。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