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夾在利比亞和阿爾及利亞兩個巨人“肩膀”之間的“一塊小疙瘩”,尤其是它剛剛經(jīng)歷一場翻天覆地、改朝換代的大動蕩,正直新舊政權(quán)更迭之際,許多部門和敏感地區(qū)仍未恢復正常,要從利比亞撤僑過境上萬人,還要安排住宿和飛機中轉(zhuǎn),其難度絕對不小。
我駐突尼斯使館在接到國內(nèi)指示后,迅速抽出精兵強將,除了必要的留守和值班人員外,幾乎全都到了突利邊境一線做相關的接應準備。與駐埃及使館相比,駐突尼斯使館的硬件設施、人員配備都相差不少,但火正德大使他們承擔的撤僑重任卻超過了其他地方。可想而知他們的壓力之大、工作之繁重。
將前線指揮部設在突尼斯邊境小鎮(zhèn)吉爾吉斯之后,火正德命令使館武官秘書王一川迅速趕往與利比亞邊境拉斯杰迪爾口岸遙遙相望邊境閘口,做好接應同胞的準備。
“迷霧太大,除了槍聲外,根本看不到那邊的情況!”王一川一到閘口,就往利比亞方向望去,什么都沒有瞅見,只聽見不斷有槍聲傳來。偶爾朝閘口奔跑過來的,也都是些零星的突尼斯人。王一川問逃難的突尼斯人,在拉斯杰迪爾口岸有沒有見到中國人?回答都是搖頭。
“你們中國人過不來!卡扎菲不放!”終于有一個人對王一川這樣說。
“為什么?”
“人太多,亂成一團,卡扎菲的人把海關封死了!”
到底怎么回事?當時與王一川同行的有幾個新華社記者,在當日發(fā)了一篇突利邊境現(xiàn)場報道,這樣寫道——
23日清晨6時,突尼斯首都陰云密布,凄雨霏霏,中國駐突尼斯使館第二工作組和新華社記者一行五人冒雨驅(qū)車前往600多公里之外的拉斯杰迪爾口岸,準備迎接和幫助首批從利比亞西部撤到突尼斯境內(nèi)的中國公民。風大雨急,我們掛念同胞安危的心情更迫切,因為我們已經(jīng)知道利比亞首都的黎波里當天發(fā)生激烈的槍戰(zhàn)和炮擊,大家都擔心同胞能否平安撤離。
當我們行至470公里外的突尼斯南部重鎮(zhèn)加貝斯時,已在口岸做相關交涉的第一工作組傳來了讓人多少感到欣慰的信息:首批中國中南勘測設計研究院(中南院)在利比亞的800名員工已經(jīng)出發(fā),預計午后1點30分左右抵達突利邊界。這時,風停雨歇,如洗的藍天撕破烏云,將縷縷金色的陽光灑向大地。隨后,我們兵分兩路:記者和使館武官秘書王一川趕往口岸第一線,卓瑞生參贊帶領其他兩名工作人員前去突尼斯吉爾巴島落實中國撤離人員的住宿問題。
正午時分,當記者趕到拉斯杰迪爾口岸時,先前達到的楊旭武官和周明照參贊已辦妥了所有入境事宜。這時,只見三五成群的逃難者不斷擁入突尼斯境內(nèi)。他們有的懷抱嬰兒,有的肩負行囊,疲憊的面容依然帶著經(jīng)歷過生死磨難的余悸。一些突尼斯僑民雙腳剛剛邁過邊界線,就不顧一切地扔掉行李,雙膝跪地狂吻祖國的土地。一名叫穆斯塔法的青年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憤怒聲討利比亞極端武裝分子的暴行。他和兩個同在利比亞打工的朋友徒步返回突尼斯,半路上慘遭極端武裝分子的襲擊,兩個朋友被當場打死,他本人的全部財物也被搶劫一空。穆斯塔法流著悲憤的眼淚說,一個國家如果陷入動亂,連人的生命和尊嚴都沒了,哪里還有幸福和安寧?
得知了穆斯塔法的經(jīng)歷,我們更為遲遲不見蹤影的中國同胞擔憂。果然很快傳來消息:由于利比亞局勢極度惡化,邊界地區(qū)甚至失控,加之其邊防人員又采取了極不合作態(tài)度,一再以各種借口拒絕中國撤離人員離開利比亞。此時的我們,更加為滯留在拉斯杰迪爾口岸上的同胞擔憂……
這可是要命的事!王一川立即把邊境上的情況匯報給了火正德大使?;鹫掠竹R上匯報給國內(nèi)。
“我的天哪!”黃屏的耳邊仿佛炸響了一聲驚雷。
“特別行動小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