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大地小人(4)

中國文脈 作者:余秋雨


其六,小人需要博取同情。明火執(zhí)仗的強盜、殺人不眨眼的劊子手是惡人而不是小人,小人沒有這份膽氣,需要掩飾和躲藏。他們反復向別人解釋,自己是天底下受損失最大的人,自己是弱者,弱得不能再弱了,似乎生就是被別人欺侮的料。在他們企圖吞噬別人產(chǎn)權、名譽乃至身家性命的時候,他們甚至會讓低沉的喉音、含淚的雙眼、顫抖的臉頰、欲說還休的語調(diào)一起上陣,邏輯說不圓通時便哽哽咽咽地糊弄過去,你還能不同情?而費無忌式的小人則更進一步,努力把自己打扮成一心為他人、為上司著想而招致禍殃的人,那自然就更值得同情了。職位所致,無可奈何,一頭是大王,一頭是太子,我小小一個侍臣有什么辦法?苦心斡旋卻兩頭受氣,真是何苦來哉?——這樣的話語,從古到今我們聽到的還少嗎?

其七,小人必須用謠言制造氣氛。小人要借權力者之手或起哄者之口來衛(wèi)護自己,必須繪聲繪色地謊報敵情。費無忌謊報太子和太子的老師企圖謀反攻城的情報,便是引起以后巨大災禍的直接誘因。說謊和造謠是小人的生存本能,但小人多數(shù)是有智力的,他們編織的謊言要取信于權勢和輿情,必須大體上合乎淺層邏輯,讓不習慣實證考察的人一聽就立即產(chǎn)生情緒反應。因此,小人的天賦就在于能熟練地使謊言編織得合乎情理。他們是一群有本事誘使偉人和庸人全都沉陷進謊言迷宮而不知回返的能工巧匠。

其八,小人最終控制不了局勢。小人精明而缺少遠見,因此他們在制造一個個具體的惡果時并沒有想這些惡果最終組接起來將會釀成一個什么樣的結(jié)局。當他們不斷調(diào)唆權勢和輿情的初期,似乎一切順著他們的意志在發(fā)展,而當權勢和輿情終于勃然而起揮灑暴力的時候,連他們也不能不瞠目結(jié)舌、騎虎難下了。小人完全控制不了局面,但人們不會忘記他們是這些災難的最初責任者。平心而論,當楚國一下子陷于鄰國攻伐而不得不長年以鐵血為生的時候,費無忌也已經(jīng)束手無策,做不得什么好事也做不得什么壞事了。但最終受極刑的仍然是他,司馬遷以巨大的厭惡使之遺臭萬年的也是他。小人的悲劇,正在于此。

解析一個費無忌,我們便約略觸摸到了小人的一些行為特征,但這對了解整個小人世界還是遠遠不夠的。小人,還沒有被充分研究。

我理解我的同道,誰也不愿往小人的世界深潛,因為這委實是一件令人氣悶乃至惡心的事。既然生活中避小人唯恐不遠,為何還要讓自己的筆去長時間地沾染他們呢?

但是,回避顯然不是辦法。既然人們都遇到了這個夢魘卻缺少人來呼喊,既然呼喊幾下說不定能把夢魘暫時驅(qū)除一下,既然暫時的驅(qū)除有助于增強人們對于正義的信心,那么,為什么要回避呢?

我認為,小人之為物,不能僅僅看成是個人道德品質(zhì)的畸形,這是一種歷史的需要。

中國式的人治專制隱秘多變,迫切需要一批這樣的人物:他們既能詭巧地遮掩隱秘,又能適當?shù)匕央[秘裝飾一下昭示天下;既能靈活地適應變動,又能莊嚴地在變動中翻臉不認人;既能從心底里蔑視一切崇高,又能把統(tǒng)治者的心思洗刷成光潔的規(guī)范。

這樣一批人物,需要有敏銳的感知能力、快速的判斷能力、周密的聯(lián)想能力、有效的操作能力,但卻萬萬不能有穩(wěn)定的社會理想和個人品格。從這個意義上說,小人不是自然生成的,而是對極權專制體制的填補。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