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十九年正月初一日:夜寫散館卷一開半。
家居。季洪弟受風(fēng)寒。夜寫散館卷一開半。這是我們能夠找到的曾國藩的最早一篇日記。文字內(nèi)容讓人皺眉,說不忍卒讀,也不為過。
但是這篇日記,意義重大,它標(biāo)志著曾國藩人生思考的開始。事實上,這篇日記,是曾國藩迎來了他人生首次重大挫折時的盲目拼爭。這種拼爭完全是機(jī)械性的,卻讓他抓住了人生最重要的一根救命稻草,從此他的命運(yùn)徹底改觀。
時在1839年,曾國藩29歲。
在此之前,出身于農(nóng)耕之家的曾國藩,連續(xù)兩次科舉落榜,咬牙拼命又考了第三次,終于時來運(yùn)轉(zhuǎn),于道光十八年獲得了人生首度輝煌,殿試三甲第四十二名。雖然名次稍微有那么一點點靠后,但相比之下,他父親曾麟書連考了17次,都沒有考出個名堂來,曾國藩此次堪稱光宗耀祖了。
后面還有更開心的,曾國藩為了翰林院庶吉士,從此可以在京師深造,深造三年后,再考一輪,成績差的可以去做個七品縣令,成績好的可以留在翰林院。無論成績好壞,曾家都將不再是泥腿子,而正式躋身于官宦之家。
這是讓曾國藩高興的事。
然而麻煩事來了。
曾國藩科考那一年,主考官是穆彰阿,所以曾國藩就順理成章地成了穆彰阿的門下弟子。當(dāng)時曾國藩的名字叫曾滌生,但穆老師為了占有這個弟子,把曾滌生的名字改過,起名叫曾國藩。
這個名字改得倒是蠻好。問題是,穆彰阿這個老師有問題。
穆彰阿是清時最有名的佞臣,“佞臣”這個詞,比奸臣還要難聽三分。奸臣奸臣,心眼總是少不了的,而佞臣卻只是一味地阿諛奉承,嫉賢妒能。最為穆彰阿嫉恨的人,就是最先睜開眼睛看世界的林則徐,道光十九年時,正是林則徐虎門銷煙,贏得了世界性的稱譽(yù),而結(jié)局卻是林則徐被貶竄新疆伊犁。究其原因,正是因為佞臣穆彰阿,在其中起到了壞作用。
曾國藩偏偏攤上這么個老師,可想他的運(yùn)氣有多么糟糕。
事實上,曾國藩一輩子都因為這個有名無實的老師,而橫遭連累。一些稗史講述說,曾有一次,皇上召見曾國藩,于是曾國藩先行到穆老師家歇息,次日入宮,卻被帶到了一個很奇怪的地方,墻壁上懸掛著字幅,皇上卻遲遲不見。等了半天,曾國藩怏怏回來。就見穆老師問他:國藩啊,你看到那里墻壁上懸掛的字幅了嗎?曾國藩答:沒有心思看啊。穆老師連連搖頭:機(jī)緣可惜啊。然后穆老師躊躇好久,最后找了個仆役,讓仆役拿四百兩銀子入宮,賄賂太監(jiān),等次日曾國藩再入宮,太監(jiān)就在墻壁懸幅前點起明亮的蠟燭,讓曾國藩看個清楚。到皇上召見的時候,曾國藩就以懸幅上的內(nèi)容回答,皇上大喜。
原來,墻壁上懸掛的字幅,都是歷朝的圣訓(xùn),所以曾國藩以此對答,才應(yīng)合了皇上的心思。
稗史上為了強(qiáng)調(diào)這件事情的真實性,說皇上對穆彰阿說:老穆啊,你說你的學(xué)生曾國藩,他事事留心,還真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