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父親在桂林(2)

世上如儂有幾人:豐子愷逸事 作者:豐宛音


二、美麗的泮塘嶺

初到桂林,我家曾在市區(qū)馬皇背住過一個時期。那兒的鄰居鐘儆文先生,在抗戰(zhàn)前曾與我父親通過信,不料數(shù)年后彼此會在桂林結(jié)鄰而居,朝夕相處。還有鐘先生的岳父,家居柳州的陳熾之老先生,也來到這里,與父親萍水相逢,遂成知交,互有書畫贈答。但不久父親因接受地處西郊的桂林師范之聘,又把家遷到離桂師五華里的一個小村泮塘嶺去了。在泮塘嶺住了將近一年,這是我家逃難以來安居得最久的一次,所以印象比別處都深,即便在四十余年后的今天有些情景還歷歷在目。

泮塘嶺離桂林城七十多里,是個偏僻的小村。住戶總共不過二三十家,幾乎全都姓謝。我們所租住的那座瓦房,據(jù)說是房東謝四嫂家的百年老屋,相當(dāng)舊了。然而四周的環(huán)境卻非常幽美。屋前是一片平地,綠草如菌,可以晾衣裳,養(yǎng)家禽,我們也常在草地上做各種游戲。屋后是一片矮松林,也是我們玩耍的好去處,村邊不遠(yuǎn)處是毗連的山丘和茂密的叢林。行近樹林,就可聽到水聲淙淙,循聲而往,只見樹叢中繞著一條溪澗。原來是從山間流下來的幾股泉水,終日奔流不息,到這里匯成這條小溪,溪水清得見底,可愛極了,它給村人的生活帶來莫大的方便,又使小村平添無限情趣。

村邊還有一條很長的小路,也是最吸引我們的地方。每當(dāng)夕陽西下,父親結(jié)束了一天工作,總愛帶我們到小路上去散步。一眼望去,這條小路很長很長,似乎沒有盡頭,我們稱它為“神秘的小路”。走在小路上眺望,遠(yuǎn)處叢林下,隱約可見竹籬茅舍,幾縷炊煙冉冉升起,湛藍(lán)的天邊點綴著一行行歸林倦鳥,景色美麗如畫,令人陶醉。而我們就像是置身于風(fēng)景畫中的人物,一路上,父親往往就眼前景物,向我們講授一些繪畫方面的基本知識,什么遠(yuǎn)近法,消失點,又如景物的取舍構(gòu)圖、色彩的深淺調(diào)和……。當(dāng)我們往回走時,遙望我們所住的瓦房,只見它正沐浴在絢爛的霞光里、掩映在綠樹叢中,雞鳴犬吠之聲時而從遠(yuǎn)近傳來,面對著這一片迷人的田野風(fēng)光,父親常駐足觀賞,贊嘆道:“此情此景,有如陶詩中的‘月明松下房櫳靜,日出云中雞犬喧’。我們真好比住在世外桃源呢!——然而,此時此刻,前方兵士都在槍林彈雨中浴血苦戰(zhàn),無數(shù)百姓家破人亡……”父親忽然頓住了,剛才的笑容也消失了,變得神色黯淡,若有所思,腳步也隨之而變得沉重緩慢了。父親此時此地的心境,我們是不難理解的。記得當(dāng)時父親曾寫過這樣的一首詩:“山如眉黛秀,水似眼波碧,為念流離苦,好景忽減色?!痹谒脑娖?,還有“不信彩云低護處,飛機炮火殺人忙”,“我愿作天使,空中收炸彈”以及“炮彈作花瓶,人世無戰(zhàn)爭”等句,這些詩句都配了他自己的漫畫。父親還寫了杜甫的詩“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掛在牛棚書室的墻上?!叭舨皇乔致詰?zhàn)爭,我真想在泮塘嶺長住下去呢!”父親常常懷著留戀之情這樣說著,嘆息著,與我們徘徊在小路。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