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良繼續(xù)說道:“按照我的看法,不妨用少量軍隊包圍住開封,虛張聲勢,但并不強攻。這樣,龜縮于開封以西的秦軍,必然會前來救援?!?/p>
“是不是等他們全部進了開封再一網(wǎng)打盡?哈哈!”背后又傳來樊噲粗放的聲音,然后是蕭何“噓——”聲的制止。
劉邦朝那個方向瞪了一眼,說:“樊噲,你這個屠夫,什么時候能長點腦子?張先生的意思,必然是半路設伏,截擊秦軍主力!”
“正是!”張良點頭稱善,眾人也齊聲說好。
就這樣,劉邦將部隊安排在開封四周,拉出了強攻圍困的意思,而暗地里卻將主力部署在開封附近的白馬(今河南滑縣南)。果然,不出張良的預先判斷,秦將楊熊認定劉邦主力圍困開封,立刻領兵向東試圖解圍,在白馬附近,遭到劉邦全軍突襲,驚慌失措的秦軍無法抵擋,向曲遇(今河南中牟)潰敗。不久后,義軍在曲遇追上秦軍,再次將其打得損兵折將。
僥幸撿到一條性命的楊熊,只好帶著殘兵敗將敗退滎陽,沒想到,在戰(zhàn)場上逃了出來,卻最終逃不過秦二世的怒氣。沒多久,楊雄就接到賜死的命令——秦二世已經(jīng)對這種不斷的敗退忍無可忍了。
這是劉邦在西征路上所獲得的最大勝利,全軍上下興高采烈,張良一面提醒樊噲他們讓手下的將士注意警戒,一面建議派出探子打聽在巨鹿的戰(zhàn)事情況。
不久之后,北方的消息就傳到了劉邦帳下。
巨鹿一戰(zhàn),大大鼓舞了其他諸侯的士氣,也讓他們感到楚軍的威猛,干脆宣布聽從項羽指揮。在接下來的戰(zhàn)斗中,秦軍全線崩潰,秦將王離被活捉,涉間自殺。
聽到這個消息,張良感到局勢的急迫,他讓探馬再去打聽,然后對劉邦說道:“沛公,現(xiàn)在形勢開始明朗了,在我看來,章邯支持不了多久,失敗或者投降都是這幾個月的事情了。如果您無法加快速度向西入關,那可就……”
劉邦表面上從來不會顯露焦急神色,但只有在張良面前,他才不愿意掩飾自己。于是,他喝退左右,然后誠懇地求教說:“先生有什么良謀能教我的呢?”
張良說:“現(xiàn)在,我雖然不曾占據(jù)什么城池,但畢竟都是韓國舊領土,加上這一年來我和韓王的活動,讓這里民心思變。如果沛公同意,那么我愿意去作為先導,勸說韓人拿起武器,為沛公而戰(zhàn)。”
聽到這個消息,劉邦當然喜出望外。
張良果然沒有說錯,很快,轘轅、潁陽等韓國故城,先后被劉邦一一拿下。而此時,趙國的將領司馬昂開始試探性地想要渡過黃河,進入函谷關,聽說這個消息的張良,立即建議劉邦加以防范。
在張良的謀劃下,劉邦轉而向北進兵,拿下了黃河的孟津渡口,斷絕了司馬昂入關搶功的想法。
看到自己連戰(zhàn)連捷,劉邦的野心迅速膨脹起來。他喜不自勝地告訴張良,自己已經(jīng)決定,要沿著黃河一路西進,攻克函谷關,進入關中。
對劉邦這樣興頭上的想法,張良自然不好反對,于是報以沉默。這樣的態(tài)度反而讓劉邦更加確定,于是他揮軍直攻洛陽,卻在城東被秦軍擊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