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店鋪里戀物癖等系列的服飾,幾乎都是純黑色的。“黑色是對裝模作樣的譴責,”馬爾科姆聲稱,“無政府主義、無聊、空虛等等?!鞭鞭卑哺嬖V我,“性”翻譯成時尚語言就是戀物癖服飾。而戀物癖——介于活色生香的性欲與死亡之間的令人愉悅的閾限——正是年輕人對不朽的設想青春的真實體現(xiàn)。接下來,這家對時代產(chǎn)生如此激進影響的店鋪與設計師,成為這個時代音樂品位的催化劑,似乎就不可避免了。并且馬爾科姆和薇薇安已經(jīng)在倫敦音樂圈的邊緣游離了十年之久。此刻的他們,仍是一對想要組建樂隊的設計師。
我當時最好看的設計,當然也是在店鋪中售賣的,是一款從交換市場采購而來的小橡膠裙。這款裙子的臀部收得非常緊,在腰部位置有褶皺的腰帶,做工之精細足可以當成高級定制時裝。整體上相當有香奈兒的特色,只不過材質(zhì)是橡膠的。而我當時最喜歡的搭配,就是用這樣的一款緊身橡膠裙,配一件綠松石色的T恤——其中的一件上,我用竹節(jié)寫上與其他很多反叛風格T恤類似的文字——上面用紫色墨水寫上些色情的句子,并且在胸部上方撕出一條水平的裂縫;然后搭配一雙淡藍色漸變到灰色的尖頭男士皮鞋和一條肉色的緊身褲。這就是我的特色裝束。
于是,這成為朋克在真正意義上的開端,一個融合了戀物癖、拼湊風格、字母主義和鮮明態(tài)度的產(chǎn)物。雖然薇薇安和馬爾科姆會笑稱自己是在“向白領銷售橡膠服飾”,但這些設計所面向的受眾僅是一小撮喜歡去俱樂部的倫敦年輕人,尤其是那些來自南倫敦的游手好閑的“布羅姆利人群”(Bromley Contingent,記者Coon Mark Paytress首創(chuàng)的一個稱呼;用于形容“性手槍”樂隊的追隨者和粉絲);西蒙·“男孩”·貝克(Simon“Boy”Barker)、比利·愛多爾(Billy Idol,著名的朋克樂隊 generation x 的主唱)、菲利普·沙龍(Philip Salon)和斯蒂芬·塞沃林(Steven Severin,英國音樂家、作曲家)等先鋒人士,以及其他一群戀物癖小團體。在營銷上,這家店鋪最厲害的手段莫過于商店本身和店員的惡名,此外店里所售賣的T恤也成了一種廣告,讓人知道店里的其他商品以及服裝風格,全都充滿了極端的“性”。馬爾科姆與薇薇安兩人在都市的陰暗邊緣找到了日后設計的靈感來源。同時馬爾科姆也找到了“性對抗”的方向:“它始于對所有形式的青年反抗的興趣,例如痞子男孩風格和搖滾元素。而我們將性的元素融入其中?!倍@樣,火便點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