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個三部曲中,我個人認為第一部最有歷史感和現(xiàn)實性;第二部的完成度最高,結構最完整,線索最清晰,也最華麗好看;而《三體Ⅲ》則是把宇宙視野和本質性的思考推向了極致,這方面目前無人能及。在一個思想淡出文學(以及其他領域)的年代,我們看到中國的科幻界有人在默默地補位,而且遠不止大劉一個人?!度w》對歷史的反思,《三體Ⅱ·黑暗森林》對道德的超越,到《三體Ⅲ》發(fā)展成為對全面的宇宙社會學、宇宙心理學、宇宙生態(tài)學的建構。這是屠龍之術嗎?看看斯蒂芬·霍金最近的警告,也許我們會對“杞人憂天”這個成語做出全新的理解。
有時候我會忍不住想,假如有一天三體人真的降臨,人類應該請大劉出山,參加地球危機委員會的工作。無論是威懾博弈、防衛(wèi)反擊,還是宇宙公關,大劉都是領先一步的專家。如果說天機不可泄露的話,大劉應該是我們這個世界最知曉天機的人之一了。三體人如果有一份追殺名單的話,他也絕對會名列前茅。小心啊,大劉!
當然,這只不過是幻想,只不過是神話……可是,說到神話,這難道不正是我們這個時代的奢侈品嗎?坦率地說,系統(tǒng)性的史詩與神話一直是中國文學的弱項。在遭受后現(xiàn)代文化的洗禮之后,我們的作家更是如獲至寶,把缺失視為強項,奉行“躲避崇高”的策略,鄙視宏大敘事,消解終極追問。我推崇大劉的作品,也因為他逆流而上,發(fā)揚理性主義和人文精神,為中國文學注入整體性的思維和超越性的視野。這種終極的關I懷和追問,又建立在科學的邏輯和逼真的細節(jié)之上,這就讓浩瀚的幻想插上了堅實的翅膀。
當尼采向世界發(fā)出“上帝已死”的宣告時,一些價值解體了,但另一些依然存在。舊的神話消失了,新的神話依然在不斷誕生。人類從來沒有停下追趕神話的腳步。我們驚奇地發(fā)現(xiàn),在一個嶄新的世紀,無盡的宇宙依然是無盡的神話的無盡的沃壤,而科學與技術已經(jīng)悄然在這新神話中扮演了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大劉的世界,涵蓋了從奇點到宇宙邊際的所有尺度,跨越了從白堊紀到未來億萬年的漫長時光,其思想的速度和廣度,早已超越了“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的傳統(tǒng)境界。《三體Ⅲ》對宇宙結構的想象,已經(jīng)開始涉及時間的本質和創(chuàng)世的秘密,但看得出大劉有意與西方的神話保持距離,走的是一條新的中國神話的道路。這是前所未有的工作。關于宇宙之始,之終,之真相,他猜了、他想了、他寫了,至于是否正確,已經(jīng)不重要了。雖說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fā)笑,可人類如果不思考,上帝連發(fā)笑都不屑。
嚴鋒 復旦大學中文系副教授《新發(fā)現(xiàn)》雜志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