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中國的管理學(xué)界確實有必要進行一場革命了。
因為它已經(jīng)病入膏肓,走進了一條死胡同。
理想太多,迷信太多,教條太多,口號太多 — 一句話,大忽悠太多。
只有一樣?xùn)|西太少 — “地氣”太少。
這樣的管理學(xué),帶給員工的絕無可能是茅塞頓開和醍醐灌頂,只能是煎熬折磨、無所適從與深深的痛苦;帶給管理者的,也絕無可能是高超的管理藝術(shù)與管理技術(shù),只能是可悲的教條僵化與簡單粗暴。
所以,帶給老板們的,也絕無可能是奇跡般飆升的生產(chǎn)力與競爭力,而只能是一次又一次勞而無功的窮折騰,一筆又一筆白白讓人家忽悠走的真金白銀。
“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對”;
“向軍隊學(xué)管理”;
“沒有任何借口”;
“不抱怨的世界”,等等,所有這些最近幾年風(fēng)靡管理學(xué)界的標(biāo)志性觀點,無一不打下了深深的“忽悠”的烙印。
先來說說“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對”。
坦白說,我覺得這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偽命題。
持這個觀點的人認(rèn)為,“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對”是一種有誠意的表現(xiàn),體現(xiàn)了人的高素質(zhì),彰顯了高境界的價值觀。
這個說法,似乎給人留下了這樣一種印象:只有極少數(shù)素質(zhì)極高的優(yōu)秀人才,才會自覺自愿地?fù)碛小暗谝淮尉桶咽虑樽鰧Α钡膹娏覄訖C。
這完全是一種嚴(yán)重的誤導(dǎo)。
其實,根本就不需要堆砌這么多華麗的辭藻作修飾,解釋“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對”的本質(zhì)很簡單,說白了,它就是人類的一種“本能”。就是說,即便沒誠意、沒素質(zhì),也沒什么了不得的世界觀打底,只要你是個正常的人,你就自然而然地會向往“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對”,這是一個社會人的本性使然,原本就和“素質(zhì)”“誠意”“價值觀”神馬的高端名詞無緣。
另外,這個觀點的持有者還鼓吹“零缺陷”工作法,認(rèn)為只有“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對(也即意味著零缺陷)成本才會最低”。但很明顯,這也是一句不折不扣的廢話,因為這是禿子頭上的虱子—明擺著的事兒,壓根兒就沒有人會否認(rèn)這一點?,F(xiàn)在的問題是,用這種理論指導(dǎo)現(xiàn)實生活中的管理工作,是否能夠達(dá)到它所宣揚的目的。
我的看法很簡單:不能。
坦白說,我認(rèn)為,在現(xiàn)實的管理工作中,越是強調(diào)“零缺陷”,缺陷就會越多,越與“零缺陷”的目的背道而馳。
同理,越是強調(diào)“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對”,第一次就越“做不對”,而且,從“做不對”到“做對”之間的時間跨度反倒會越長。
為什么會這樣?
道理很簡單。
因為“零缺陷”和“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對”盡管是所有人的本能愿望,但同時也有著鮮明的“反人性”的特點。
其實,舉一個特別簡單的例子,你就會立刻認(rèn)可我所言非虛。
打個比方,你來到了某個新的工作環(huán)境,甭管是做公司職員還是車間工人,一般情況下,你會是一種什么樣的心境?
相信你會毫不遲疑地告訴我,你會忐忑不安,甚至是手足無措。
所以,如果在這樣的心境之中,有個上司過來對你嚴(yán)肅地說:“你要一次做對!”又或者,你抬頭看到墻上貼滿了“必須一次做對!”“零缺陷是我們的唯一追求!”之類的宣傳標(biāo)語的話,你會有什么感覺?會覺得心里特踏實、特有底氣,好像一下子找到了主心骨,跟打了雞血似的渾身都是干勁兒嗎?
不出意外的話,我想你會撲哧一下笑出聲兒來:想什么呢,門兒都沒有!估計不嚇得我尿褲子就已經(jīng)很不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