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年夏天,智顗讀《法華經(jīng)》,忽然開悟,看見釋迦牟尼在靈鷲山的法會還沒有散呢,他和師父都在那里聽會。第二天就去對師父說了開悟的事?;鬯颊f不是你就不能證明,不是我也不能認識,你是說法人中的第一了。這就明白無誤確立了智顗的地位。
開悟是很奇妙的事,非內(nèi)中人不能明白。
慧思要智顗代他講經(jīng),智顗口若懸河,滔滔不絕?;鬯寄弥缫庹驹谝慌?,聽完了說,“法付法臣,法王無事者也”。意思就是把事情交給智顗,我沒有事了?;鬯家苑ㄍ踝苑Q,稱智顗為法臣。當然也可以看做是后世教徒的說法。中國佛教師徒付法的事,大概從此開始。
智顗在凈居寺住了七年。光州為陳、齊邊境,爭紛不斷。567年,慧思對智顗說:“吾久羨南岳,恨法無所寄。汝可傳燈,莫做最后斷佛種人。汝與陳國有緣,宜往利益。”慧思把親近王室的機會讓給弟子,明顯是把擔子壓給了智顗。智顗年近三十,正是年盛氣旺有志之時,自然樂于接受。大概慧思還看準了智顗的政治資本。前朝高官的兒子,有不少父親的老相識在新朝為官,一定能為智顗在國都站穩(wěn)腳跟打開通道。
于是,29歲的智顗帶領(lǐng)二十七名弟子赴南京弘傳圣法。自此,中國佛教嶄新的一頁就要掀開了。智顗在慧思處學到了真本事,就如同武術(shù)高手出師一樣,可以馳騁天下了。
陳光大二年(公元568年),慧思率領(lǐng)徒眾四十多人到南岳。不久陳主召他入京(今南京),住棲玄寺,講《大品般若》,陳主尊他為大禪師。后回到南岳。578年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