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原罪與原鄉(xiāng)(1)

雨雪霏霏:婆羅洲童年記事 作者:李永平


王德威 文學評論家,美國哈佛大學東亞語文系 Edward C. Henderson講座教授

在華語語系文學的世界里,李永平(一九四七— )的地位早已得到公論,近年中國大陸文壇也開始重視他的作品。李永平祖籍廣東,生長于東馬婆羅洲,一九六七年負笈來臺就讀臺大外文系,日后定居臺灣。一九七二年,他憑短篇小說《拉子婦》贏得注意,從此創(chuàng)作不輟。一九八六年,他推出《吉陵春秋》,以精致的文字在紙上創(chuàng)造中國原鄉(xiāng),引起廣大回響。但李永平真正成為一種現(xiàn)象是在九十年代。一九九二年和一九九八年他分別出版了《海東青》和續(xù)書《朱鸰漫游仙境》,長達七十萬字。兩本小說描寫一個中年浪子和一個年僅七歲的小女孩朱鸰夜游海東(臺北?)都會的所聞所見,幾乎沒有情節(jié)可言;而文字的詰屈晦澀,也令一般讀者望而卻步。更不可思議的是,李大事刻畫他的中國情結(jié),對照當時方興未艾的本土運動,在在引人側(cè)目。

《海東青》和《朱鸰漫游仙境》代表了李永平最獨特的歷史觀和情色觀:這是二十世紀末、臺灣版的《海上花列傳》。小女孩朱鸰和她的朋友過早墜入臺北的色情世界,注定萬劫不復(fù);作為旁觀者的浪子眼睜睜地看著她們走向“仙境”,充滿無能為力的感傷,但也不脫難以自拔的曖昧。與此同時,李永平如此沉浸在文字雕琢和中國遐想里,不得不讓我們懷疑,他的中國情結(jié)和文字癖是否和他的欲望敘事息息相關(guān)。

《雨雪霏霏》是李永平在新世紀初推出的一部短篇小說集。就李永平的創(chuàng)作而言,這部作品具有雙重意義?!逗|青》《朱鸰漫游仙境》都是長篇,盡管李永平花費極大心力經(jīng)營場景人物,結(jié)果卻事倍功半。他對臺北(海東)作為“寓言”還是“歷史”的所在似乎難以決定,以致影響行文造境的信心,于是有了反復(fù)堆棧的敘述,不了了之的情節(jié)?!队暄穼鼍袄氐嚼钣榔匠砷L的家鄉(xiāng),東馬婆羅洲的古晉。創(chuàng)作多年以后他驀然回首,仿佛希望從當年他生于斯、長于斯的所在,重新厘清所曾經(jīng)歷過的、想像過的根源?!队暄返木艅t短篇就像九個進入童年往事的門徑,每一則都引領(lǐng)讀者進入一段不可思議的經(jīng)驗。由此,李永平也檢視自己走向文學之路的契機。

但啟動這些故事的關(guān)鍵人物卻不是作為第一人稱敘事者的李永平,而是《海東青》《朱鸰漫游仙境》里已經(jīng)出現(xiàn)的小女孩朱鸰?!队暄冯m然出版在后,但從敘事時間來看,似乎是發(fā)生在朱鸰還沒有長大──也就還沒有墮落──之前,也就相當于《海東青》的同時甚至稍早。這讓我們必須思考李永平記憶過去,尋找歷史的計劃。朱鸰是他的繆斯,經(jīng)過召喚朱鸰,和她對話,傾訴衷腸,往事一一回到眼前。但另一方面,朱鸰的墮落以及無可避免的消失是李永平敘事的預(yù)設(shè)。搶救朱鸰就是叫停時間,讓故事原地打轉(zhuǎn)、重復(fù)或延宕。這是《一千零一夜》敘事的老伎倆。然而李永平為小女孩所訴說的卻又都是時移事往,物非人亦非的故事。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