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序:關于趙月斌的三點意見 1

迎向詩意的逆光 作者:趙月斌


關于趙月斌的三點意見

朱向前

趙月斌的評論集《迎向詩意的逆光》經(jīng)過兩次調(diào)整、充實、提高,終于在今年“21世紀文學之星叢書”編委會上順利通過。按編委會分工,由我來為其編選,并寫幾句編后的話以為序言。

我翻檢著這兩年關于趙月斌的推薦和評審意見,發(fā)現(xiàn)有幾點認識是大體一致的,也是大體穩(wěn)定的,它反映了大家對趙月斌批評的一般看法。不妨在此引用過來再略加說明,就權當序言吧。

其一,趙月斌曾經(jīng)就讀的魯迅文學院在2009年12月25日的推薦意見中強調(diào):“他的文學評論與文學創(chuàng)作相得益彰,帶有切實的親身體驗和鮮活的審美感悟。”這是一個關于趙月斌批評身份的基本定位,也是解讀趙月斌批評的一把鑰匙。即他具有雙重身份:寫家兼評家。是作家式的批評家,有創(chuàng)作的經(jīng)驗做底子,有藝術的直覺做導引,有充沛的激情做渲染,有靈動的文字做翅膀。它可能是一種好看耐讀的感悟式批評、印象式批評,或者接近中國傳統(tǒng)的評點式批評,更可能是中西合璧的感悟式與學理性兼具的現(xiàn)代批評。總之,這是一種為我個人所偏愛的批評路子,也許是出于與我自己路數(shù)相近的一種惺惺相惜吧。中國古代鑒賞式批評歷經(jīng)千年而不衰,富有其深厚魅力自不待言。而且,我看20世紀外國(西方)重要文論,若論其經(jīng)典性,出自海明威、艾略特、喬伊斯、博爾赫斯、略薩、馬爾克斯等作家手筆的恐怕還占上風。至于中國現(xiàn)代文學中,經(jīng)得住時間淘洗的當更是魯迅、茅盾、郭沫若、老舍、郁達夫、巴金、沈從文、林語堂、錢鐘書等作家文論或創(chuàng)作談。當代文壇中,能弄好創(chuàng)作與批評的雙槍將確乎越來越少了。所以王蒙曾力倡作家的學者化并且身體力行,寫下了不少漂亮的文論與創(chuàng)作談。上個世紀80年代的優(yōu)秀青年批評家里面能寫出一手好小說來的大概也只有李慶西等幾人,放眼當下文壇,擁有可觀的理論著作同時又能把小說做大的,恐怕也只有一個曹文軒了吧。當然,如此拉清單,并不是說趙月斌已經(jīng)達到了上述諸大家名師的水準或實力,只是說他接近于這個路子,是當下評壇的一個稀缺品種,具有很好的潛力和前景,我想,這也是我本人和叢書編委會看好趙月斌的主要理由。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