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兵臨維也納(2)

1938中國大營救 作者:張勇


但是,此時的奧地利納粹已近瘋狂,他們絕不會止步于此。擁護獨立的和擁護合并的已經勢不兩立,整個國家已經陷入了空前的大混亂之中。

任可走在街上,看到游行的隊伍往來穿梭。走在馬路一邊的游行示威的人高呼:“擁護許士尼格總理,擁護我國政府堅持獨立的立場!”而在馬路的另一側,統(tǒng)一身穿黃褐色服裝、臂上戴著袖標、手里舉著棍棒的成群結隊的納粹黨徒卻在瘋狂叫喊:“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領袖!”“擁護希特勒,擁護元首,擁護德奧統(tǒng)一!”有時,兩邊的游行隊伍互相沖撞,大打出手,訴諸“肢體語言”。

即便如此,愛好音樂如同生命的維也納人仍然沒有忘記他們的最愛。

1938年3月11日的夜晚,全世界著名的維也納金色大廳燈火輝煌。這個被全世界稱為“音樂之都”的音樂的心臟、在迎接春天到來的美麗的維也納,仍然像往常一樣迎接著從達官貴人到從世界各國趕來的熱愛音樂的民眾的到來。

在通往貝森多夫大街12號金色大廳的路上,幾乎是人滿為患。

他們有的順著地處維也納市區(qū)正南方的歌劇院環(huán)路和舒伯特環(huán)路之間的卡恩特納環(huán)路的路段向南,有的穿過施瓦岑伯格廣場往西,有的跨過僅與卡爾教堂廣場的勃拉姆斯坐像一街之隔的街道,紛紛涌來。

奧地利作曲家小約翰·施特勞斯的《藍色的多瑙河》圓舞曲,拉開了金色大廳演奏會的序幕,博得了聽眾的熱烈掌聲。在優(yōu)美的抑揚婉轉的樂曲聲中,聽眾好像看見帶來春潮與春天訊息的多瑙河正從維也納市中心淙淙流過。隨后,樂隊開始相繼演奏歡快的舞曲:圓舞曲、波爾卡、連德勒……最后,老約翰·施特勞斯的《拉德斯基進行曲》將整場演奏會帶入了高潮,那歡快、俏皮、詼諧的節(jié)奏與曲調,引得全場聽眾隨著指揮和音樂家們的演奏節(jié)奏與氛圍歡樂地拍著手掌。

幾乎在同一時刻,在位于維也納西南部的有名的“美泉宮”,也在進行著一場別開生面的聚會。說它別開生面,是因為來此聚會的都是各國駐維也納大使館的官員。有大使、武官、參贊以及使館一等秘書和二等秘書以及一般工作人員等。這是作為奧地利首都的維也納為迎接新的一年早春的到來所舉行的一個儀式、一個招待聚會。

美泉宮的主體是一座巴洛克式皇宮建筑。它曾是神圣羅馬帝國、奧地利帝國、奧匈帝國和哈布斯堡王朝家族的皇宮。美泉宮的名字來源于神圣羅馬帝國皇帝馬蒂亞斯(1612~1619年在位),傳說1612年他狩獵至此,飲用此處泉水,感到清爽甘冽,遂命名此泉為“美泉”,此后“美泉”便成為這一地區(qū)的名稱。1743年,奧地利女皇瑪麗亞·特蕾西亞下令在此營建氣勢磅礴的美泉宮和巴洛克式花園,總面積2.6萬平方米,僅次于法國的凡爾賽宮。

美泉宮背面的皇家花園是一座典型的法國式園林,碩大的花壇兩邊種植著修剪整齊的綠樹墻,綠樹墻內是四十四座希臘神話故事中的人物。園林的盡頭是一座“海神泉”,向東便是皇宮名稱由來的“美泉”,美泉的正對面是一片人造的羅馬廢墟和一塊方尖碑。美泉宮的最高點是凱旋門。

歷史上著名的、后來成為奧地利伊麗莎白皇后的“茜茜公主”,就曾與作為奧地利皇帝的夫君弗蘭茨·約瑟夫在此相遇、戀愛并結婚生子。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