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二、61歲還翻墻頭的人 1

最后一次集結(jié) 作者:方軍


97歲的楊云峰先生是個脾氣暴躁的退役老軍人,我第一次面對面地采訪他時,他92歲。采訪地點就在盧溝橋東頭,在乾隆皇帝御題的石碑旁。那時,我還可以體驗到他“暴躁”的一面。

他戴了一塊手表,表鏈松弛得能擼到胳臂肘的地方。

我發(fā)現(xiàn)那表并不走。可他為什么戴?

他胸前別了幾枚“文化大革命”時的紀(jì)念章,他可能自以為像軍功章。

其實,他本人就是一枚“親歷抗戰(zhàn),保家衛(wèi)國”的功勛章??上?,無人知曉。

他的中山服是土布的,袖子和褲子一樣寬,裁剪之差,可見一斑。他的褲帶是根繩子。他褲子的中縫扣子系不上。這一點,作為男人,很重要。但是,是不是他的褲子?我在分析。

楊云峰看我上下打量他的破衣服,他繃緊嘴唇,挺起胸膛。

我那大學(xué)剛畢業(yè)的同事,收起攝像機(jī),不屑一顧地離開了盧溝橋和這位盧溝橋事變的親歷者。楊云峰并不感到受到了輕視和蔑視,他也許每天都遇見譏諷和嘲弄。但他挺起胸膛,緊繃著嘴唇,手指前方,給我講起盧溝橋事變來。

1937年7月7日,侵華日軍進(jìn)攻盧溝橋時,我軍奮起反擊,楊云峰和他所在的一一〇旅官兵奮勇殺敵,在保衛(wèi)宛平縣城時不但刀劈數(shù)百鬼子兵,還擊斃了日軍指揮官松游少將。后來,他參加了大名保衛(wèi)戰(zhàn),在血戰(zhàn)中,他所在的一七九師抵抗日軍三天兩夜的圍攻,在彈盡糧絕的情況下大名失守。當(dāng)時的師長何基灃悲憤至極,留下了“不能打回北平過元旦,無顏以對燕趙父老”的遺書而自戕(未遂)。楊云峰很清楚這件事情。他對我說,他跟著何基灃當(dāng)了三次“敢死隊”的隊員:“一次喜峰口、一次盧溝橋、一次是大名血戰(zhàn)?!睏钤品迓裨梗骸八麖臓I長、團(tuán)長當(dāng)?shù)綆熼L,可我還是掄大刀片的兵,回家探親前才當(dāng)上少尉。”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