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誠心籠聚人心 1

向曾國藩學(xué)領(lǐng)導(dǎo)藝術(shù) 作者:周玉柳


干事業(yè)要有一班志同道合的人,一班支持自己、擁護自己的人。沒有一班人,單靠自己,什么事情都做不好、干不成。正因為如此,所以領(lǐng)導(dǎo)者最喜歡和人。和人,就是用手段,用辦法聚集一批人到自己身邊,追隨自己。和人有兩種情況,一種是以個人為中心、為了個人利益為目的和人;一種是拋開個人利益、個人目的,為國家、為大局和人。項羽曾經(jīng)有一批很有才華的人,像陳平、韓信等,開始都在他的麾下,后來都流到劉邦那里去了。為什么?因為劉邦會和人。劉邦用什么和人?用職務(wù),用金錢,用地盤。韓信能打仗就給他大將軍職位,陳平喜歡錢就給他大量的銀子,被秦滅亡的六國的后代要他們的地盤就給他們封地。因為會和人,所以天下人才大多流向劉邦,劉邦也因此獲得了天下。曾國藩是一個很會和人的領(lǐng)導(dǎo)者,他的和人,一個重要的手法就是用真誠去打動人、贏得人的尊敬與愛戴。

他用赤誠去結(jié)交朋友。從一件小事即可見一斑。他的一個朋友舉家離開北京南歸,他親自去聯(lián)系馬車,查找好路線,從哪里走最安全,最順利,路上要怎么做他搞得清清楚楚。按照他的安排,他的那位朋友一家安安全全回到了家。

他曾經(jīng)說過,朋友關(guān)系到一個人一生事業(yè)的成敗,所以要小心選擇朋友、要真誠相待朋友。曾國藩的很多朋友都是窮朋友,特別是他們在北京謀職期間,常常周轉(zhuǎn)不過,但凡他有點余錢,就借給了朋友。1852年,他母親去世的時候,就有好幾位朋友欠他的錢。當(dāng)時他家辦喪事急需用錢,如果向他們討還,他們也沒有理由推托。可是曾國藩并沒有這么做。他寫信給曾紀(jì)澤說:

他人欠我賬目,算來亦將近千金。惟同年鄢勖齋敏學(xué),當(dāng)時聽其膚受之朔,而借與百金,其實此人并不足惜,今渠已參官,不復(fù)論已。此外凡有借我錢者,皆光景甚窘之人。此時我雖窘迫,亦不必向人索取。如袁親家、黎樾喬、湯世兄、周荇農(nóng)、鄒去階,此時皆甚不寬裕。至留京公車,如復(fù)生同年、吳鏡云、李子彥、劉裕軒、曾愛堂諸人,尤為清苦異常,皆萬不可向其索取,即送來亦可退還。蓋我欠人之賬,既不能還清出京,人欠我之賬而欲其還,是不恕也。從前黎樾喬出京時亦極窘,而不肯索窮友之旋,是可為法。至于胡光伯之八十兩,劉仙石之二百千錢,渠差旋時自必還交袁親家處,此時亦不必告知渠家也。外間有借我者,亦極窘,我亦不寫信去問他。

自己困難,別人更加困難,曾國藩設(shè)身處地替朋友們考慮,特別是對幾位當(dāng)官丟了差事且受到處罰的,根本就沒有打算再向他們要錢。對那些光景特別窘困的,即使他們送錢來,也不能要;那些可以還得起的,也不將母親去世的消息告知。特別令人感動的是,當(dāng)時他在赴江西擔(dān)任主考的途中,雖然半途回湖南了,但是江西官場還是沒有忘記給這位鄉(xiāng)試主考官送1000兩銀子的喪禮,曾國藩從中拿出500兩來還賬。這種濟人之所急、解人之所困的處事藝術(shù),體現(xiàn)的正是真誠的為人藝術(shù),是一種能夠感動人、吸引人、團結(jié)人的藝術(shù)。他的好朋友們后來能夠追隨他,為他所用,這是根本原因。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