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誠心籠聚人心 2

向曾國藩學領(lǐng)導藝術(shù) 作者:周玉柳


曾國藩很注意生活中的細節(jié)、小節(jié),并且常常用誠來衡量。曾國藩出生、成長于農(nóng)村,其祖父“早、掃、考、寶、書、蔬、魚、豬”的八字訣一直深深地影響著他。他一直用這八個字教育自己的子弟,也將他們引用到治理軍隊,管理追隨者。他有一個習慣,清早起床吃飯。吃飯的人包括幕府中的工作人員,吃飯時商量一些事情。這已經(jīng)成為慣例。大家都能自覺遵守。1859年,李鴻章來到他的幕府,對這種早起早吃的生活習慣還不太適應(yīng),有幾次,李鴻章總是不能按時來吃早飯。曾國藩嚴肅地說:“少荃,此間唯有一誠字?!笔芰伺u的李鴻章以后就特別注意。這本來是一件小事,但是曾國藩卻把它提升對到“誠”的高度。在他看來,只要心誠,早起吃飯這樣的小事是很容易做到的。

對于追隨者,曾國藩一直是非常誠懇、關(guān)切的。不僅關(guān)心他們的成長,也極其關(guān)心他們的身體健康、生活狀況。有困難的想法接濟,病死戰(zhàn)死的給予撫恤。唐桂生是他的老部下,在皖南的時候一直跟著他。1859年祁門形勢非常緊急的時候,唐桂生率領(lǐng)的一支湘軍,就一直堅守在那一帶。曾國藩大本營轉(zhuǎn)移到安慶后,唐桂生所部仍然駐扎在皖南徽州一帶。1865年5月徽州、休縣湘軍鬧餉,唐桂生的哥哥唐義謨受到牽連,遭遇審訊,驚恐過度,精神裂變發(fā)了瘋。對此,曾國藩一直關(guān)心著。他專門寫信詢問有關(guān)情況,表示關(guān)懷之情。信中寫道:

其家近狀何如?頗有馀資足以自贍否?易蕓陔當知其詳,乞細詢見示。仆待部將不尚姑息,間失之嚴,自不能無怨言。所自信者,患難相恤之念歷久不忘。唐家如果太苦,尚當設(shè)法周濟之。

對于自己患難與共之人,“患難相恤之念歷久不忘”,體現(xiàn)的正是一種待人至誠的心理。很多領(lǐng)導者有懷舊心理,對那些過去和他們共過患難的人長久不忘,過去用的東西舍不得扔掉。曾國藩就是這樣。莫祥芝得病,要求見他,他馬上接見,看見病人“語言時明時昧”,惻隱之心油然而生;后來他的弟弟莫子思來營效勞,曾國藩照應(yīng)周全。一些來營效勞的人,特別是那些有才華的,一旦因故去世,曾國藩不僅表現(xiàn)出極大的關(guān)心,而且對他們的去世深感惋惜。零陵人黎宗銘死后曾國藩送給奠儀銀二十四兩。他尤為感到可惜的是失去了一個優(yōu)秀人才,他說黎宗銘“聰明警敏,字仿左季高體絕肖,志趣高亢。方期漸進于誠實,遽以疾歿,殊為可惜”。有一個叫成章鑒的武弁,得病去世,曾國藩“不勝悲悼”。“成以武弁而知忠義愛民,謀勇兼優(yōu),方冀其繼塔、楊而起,不意其遽逝也。”一個普通的武弁,職務(wù)是最低的了,就像村里的組長那么小的職務(wù),這樣一個人病逝了,作為兩江總督的曾國藩還這么關(guān)心,可見其至誠之心。

正是這種至誠之心,使得當時天下英才很多聚集于曾國藩的麾下,為其所用,共同創(chuàng)造了大事業(yè)。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