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機會越少,價值似乎就越高(1)

鳳凰衛(wèi)視這些年 作者:張林


1

世界還是那個世界,只是多了個繞不過去的默多克。

說句公道話,默多克是這個世界上最先看到中國巨人所蘊藏能量的傳媒大亨,中國新近興起的消費主義狂潮讓他吃驚。他知道,吃下這個10億電視消費者的龐大市場,就是一只小蝦米也會變成超級巨鱷。

他在1985年就來過中國尋找投資媒體的機會,結果,除了在秀水街買了一大把花花綠綠的便宜領帶,在央視附近投資了一個傳媒大廈并迅速脫手外,連個媒體的毛也沒撈著。但是,他的尋找行動從來沒有停止過。

接下來,他與央視合作,贈送給人家50部20世紀福克斯電影公司的老電影,然后他又投了巨資與《人民日報》合作,幫助這家報社建立網站,甚至還于2003年到中央黨校做了演講,一時成為中國媒體的熱門話題和熱點人物。

但是,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表面上,紅頂商人大有進展。實際上,其影視商機隱晦不明,若說利潤,更像是天上的彩虹,可望不可即”。

但是,“默多克有極大的自信,自認有能力應付任何敵意。他已經在許多國家遇到過許多問題,他相信只要跟特定的政治領袖坐下來談,就可以達成皆大歡喜的和解”。

默多克起碼派遣了三路精英前往中國,尋找一切機會結交高層,希望在中國的“長城”上找到縫隙。然而,半年過去了,沒頭蒼蠅般的各路精英快被默多克一天兩次的電話逼瘋了,但工作卻進展緩慢。政治隔閡太深,文化差別又大,他們遇到了雙重障礙。

就連吃飯這樣的小事也鬧笑話。

新聞集團與《人民日報》談判如何創(chuàng)辦網站的第一天,眼看到了中午開飯的時間,東道主以為美國人的胃接納不了當地的飲食,大老遠跑到新開張的麥當勞買了午餐,熱情洋溢地端了上來,卻讓饑腸轆轆的美國老外大皺眉頭,原來那是些冷漢堡和冷薯條。

不久,當中國人知道老外的胃對中國的美食也有足夠的消化能力時,一位金融界的官員以私人晚宴的形式請新聞集團兩個負責中國事務的老外吃飯。當第一道菜送上來時,兩個老外以為是用整朵香菇做成的高湯,其中一人舀起一朵放進嘴里咬了一口,發(fā)現這是他此生吃過的最硬、最滑溜、味道最特別的香菇。他小心地把香菇吐到湯匙里,輕輕放回碗里,然后悄聲問翻譯:

“這是什么?”

“我想應該翻作公乳豬的括約肌或大腸頭?!迸g客氣地說。其實這道菜有個學名叫“葫蘆頭”。

“豬的屁眼?”

“對呀,”她說,“把括約肌翻過來看,真的很像香菇底下那一面,應該先看清楚?!?/p>

于是,老外們禮貌地把碗推向一邊,臉上全是反胃的表情。

默多克不得不承認他對中國的很多事情沒有先看清楚。

他特別想不通的是,他在白金漢宮的那段可說可不說的話竟然帶來這么嚴重的后果。

他后悔地說,那篇演說是美國經濟學者、《星期日泰晤士報》專欄作家厄文·史泰澤幫他擬的稿,此人是他的好朋友。

“演說當天下午,我把它念了一遍,也沒有發(fā)現什么問題——如果不扯上中國的話。其實我當時想到的是所有發(fā)生在蘇聯(lián)的事,以及柏林圍墻的倒塌。沒有想到我的話會被那樣解讀?!蹦嗫苏f。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