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山水賦 (1)

香國奇才呂碧城 作者:林杉


推開秋天的門,便進入莫干山這片有生命有靈性的山水。

陽光從綠意蔥蘢的山頂那邊照射過來,給綿延的山巒鍍上一道金色的花邊。那陽光有一種特殊的質感,它撫摸著山上的松風流泉、青蘿竹林、鴟鳥新鶯,給莫干山平添了許多流韻、許多溫柔。一伸手,便能觸摸到它夢的顏色。

萬里歸鄉(xiāng)路,隨緣不算程。呂碧城與費樹蔚、彭子嘉相約,乘著這秋天的涼意,踏上去莫干山訪竹、西子湖覓水、錢塘江觀潮的旅途。

莫干山是一片活著的山水,精神的山水。它從一則古老的神話,把風篁成韻的美麗推向歲月的遼遠。

相傳春秋末年,莫邪、干將夫婦受吳王闔閭之召,在這座山上鑄劍,劍成之日即是他們的死亡之日,后人為紀念他們,便稱此為莫干山。

莫干山位于浙省北部的武康縣,是天目山的余脈。它周長一百余里,西北是塔山、中華山,東南是炮臺山,主峰塔山海拔七百一十九米,是莫干山的最高點。這座山竹篁、飛瀑、流泉隨處可見。云是莫干山的水,云是莫干山的呼吸,云是莫干山最美麗的歌謠。它以“竹、云、泉”和“涼、清、綠、靜”為主要特色,成為清代以來避暑的好去處。最有名的是蔭山洞,劍池、蘆花蕩、天橋、天池,都是游人駐足的地方。

三人從蘇州乘車出發(fā),途經湖州折而向南,就到了山腳下的莫干村。吃過午飯,三人便乘輿上山。

從這里登山,到山上賓館二十余里,地勢漸行漸高。呂碧城坐在那頂藍色肩輿里,她那青春的面容,鮮艷的衣飾,從小窗里透出來,在秋陽下特顯得令人矚目。肩輿不停地在山路上顛簸著,她騁目浩蕩的修篁,那淺淺的綠,讓她清心澄目,市塵的煩惱被驅趕得無影無蹤。前邊路旁閃出幾座農舍,一泓水塘明澈如鏡,有小溪從腳下流淌而過。一片稻菽待熟,金燦燦灼人目光,那只小狗匍匐在地上一動不動,望著行人遠去。

當這一幅山民風情圖畫闖入心靈的時候,她的情懷便為之一開,一闋《踏莎行》從她的口中吟出:

野徑雙彎,清溪一角,涼飔裊裊生蘋末。煙波直欲老斯鄉(xiāng),可能容我荷衣著?! ‰u自棲塒,豨知歸欄,村居惟羨農家樂。水田百畝蕩秋香,今年蓮子豐收獲。

這個小村給呂碧城留下了溫暖而新鮮的記憶,山居生活成為她人生的一大向往。

再往上走,就是盤山道了。太陽像一盞火紅的宮燈掛在天邊,霧嵐慢慢上升,天色漸漸暗了下來,輿夫們告訴她,到居住的蔭山街,要繞一個很大的彎子才能到達。

呂碧城望著西下的夕陽,她拿出一個小本子,把一首小詞《清平樂》寫在上面:

誰家廢墅?舊日藏春處。曲院回廊深幾許?只有斜陽來去。

孤吟幽境閑尋,屐痕一徑苔侵。秋筍瘦穿石罅,老荷高過橋蔭。

呂碧城是捕捉意象的妙手,一座廢墟、幾點青苔、一抹斜陽,讓她寫得清新、純凈、明麗,每一個句子都涌動著心靈深處的情愫。

燈火亮起來的時候,三人才來到山莊賓館,付了川資,便去餐廳就餐。

第二天一早,他們去游覽莫干山景點。

他們最先去的地方是劍池。出了山莊小街北行,然后順著山路向東,走到山口處再向南,過了幾處別墅聚居之地,不遠處便是劍池了。

劍池,在蔭山山谷中,傳說是莫邪和干將的磨劍處。池水清冽而干凈,飛瀑從空中瀉下,水帶著金屬的聲音,形成三疊,在石壁上被撞成晶瑩的碎片,敲擊著遙遠的歲月。

費樹蔚說:“我們要是夏天到這里,瀑布要壯觀許多。”

呂碧城站在池邊,點頭稱是。直到這時她才覺得驟然涼爽起來,上山時她還穿著一身裙裝,沒想到這里竟換了一個季節(jié)。她不得不再穿上一件御寒的上衣。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