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青銅時代(一) 4

青銅時代 作者:王小波


薛嵩的身體頎長、健壯,把它裸露出來時,他缺少平常心。當他赤身裸體走在原野上時,那個把把總是有點腫脹,不是平常的模樣;所以他小心翼翼地避開一切低洼的地方。低洼的地方會有水塘,里面滿是濃綠色的水。一邊被各種各樣的腳印攪成黑色的污泥,另一邊長滿了水芋頭、野慈姑,張開了肥厚的綠葉,開著七零八落的白花。只聽嘩啦一聲水響,葉子中間冒出一個女孩的頭來。她直截了當?shù)赝︶钥柘驴磥?,然后哈哈笑著說:瞧你那個模樣!要不要幫幫你的忙?成熟男性的這種羞辱,總是薛嵩的噩夢。等他謝絕了幫忙之后,那女孩就沉下水去。在混濁的水面上,只剩下一根掏空的蘆葦豎著,還有一縷黑色的頭發(fā)。在亞熱還的旱季,最混的水里也是涼快的。薛嵩發(fā)了一會兒愣,又到山脊上走著,找到了自己的柴禾捆,用長槍把它們串成一串,挑回家來,蜣螂也是這樣把糞球滾回家。此時他被夾在一串柴捆中間,像一只蜈蚣在爬。他被柴禾擠得邁不開步子,只能小步走著,好像一個穿筒裙的女人。假如有一陣狂風吹來,他就和柴捆一起在山坡上滾起來。故事雖然發(fā)生在中古,但因為地方偏僻,有些上古的景象。

我對這個故事有種特殊的感應(yīng),仿佛我就是薛嵩,赤身裸體走進湘西的炎熱,就如走入一座灼熱的磚窯;鐵槍太過沉重,嵌進了肩上的肉。至于腰間的篾條,它太過緊迫,帶著粗糙勒進了陰莖|‘向兩側(cè)——這好像很有趣。更有趣的是有個苗族小姑娘從水里鉆出來要幫我的忙。但作者對這故事不是全然滿意,他說:這是因為薛嵩是孤零零的一個人。孤零零一個人的故事必定殊為無趣,所以這個故事又重新開始道:晚唐時節(jié),薛嵩曾住在長安城里。

長安城是一座大得不得了的城市,周圍圍著灰色的磚墻。墻上有一些圓頂?shù)某情T洞,經(jīng)常有一群群灰色的驢馱著糧食和柴草走進城里來。一早一晚,城市上空籠罩著灰色的霧,在這個地方買不到漂白布,最白的布買到手里,湊到眼前一看,就會發(fā)現(xiàn)它是灰的。這種景象使薛嵩感到郁悶,久而久之,他變得嗓音低沉。在冷天里他呵出一口白氣,定睛一看,發(fā)現(xiàn)它也是灰的。這樣,這個故事就有了一個灰色的開始,這種色調(diào)和中古這個時代一致。在中古時,人們用灶灰來染布,婦女用草灰當粉來用,所以到處都是灰色的。薛嵩總想做點不同凡響的事情。比方說,寫些道德文章,以便成為圣人;發(fā)表些政治上的宏論,以便成為名臣;為大唐朝開辟疆土,成為一代名將。他總覺得后一件事情比較容易,自己也比較在行。這當然是毫無根據(jù)的狂想……

后來,薛嵩買到了一紙任命,到湘西來做節(jié)度使。節(jié)度使是晚唐時最大的官職,有些節(jié)度使比皇帝還要大。薛嵩覺得自己中了頭彩,就變賣了自己的萬貫家財,買了儀仗、馬匹和兵器,雇傭了一批士兵,離開了那座灰磚砌成的大城,到這紅土山坡上建功立業(yè)。后來,他在這片紅土山坡上栽了樹,種了竹子,建立了寨子,為了紀念自己在長安城里那座豪華住宅,他把自己的竹樓蓋成了三重檐的式樣,這個式樣的特點是雨季一來就漏得厲害。他還給自己造了一座后園,在園里挖了一個池塘,就這樣住下去;遇到了旱季里的好天氣,就把長了綠霉的衣甲拿出來曬。過了一些年,薛嵩和他的兵都老了。薛嵩開始懷念那座灰色的長安城,但他總也不會忘記建功立業(yè)的雄心。

與此同時,我坐在萬壽寺的配殿里,頭頂上還有一塊豆腐干大小的傷疤。這塊疤正在收縮,使我的頭皮緊繃繃。我和薛嵩之間有千年之隔,又有千里之隔。如果硬要說我們之間有什么關(guān)系,實在難以想象。但我總要把自己往薛嵩身上想——除了他,我不知還有什么可供我來想象:過去我可能到過熱帶地方,見過三重檐的竹樓,還給自己挖過一個池塘;我在那里懷念眼前這座灰色的北京城,并且總不能忘記自己建功立業(yè)的決心——這樣想并非無理。但假如我真的這樣想過,就是個蠢東西。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