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基本專家影響力的重要性,在組建國家減災委員會的時候,我們建議組建專門的專家委員會,第一屆的專家委員會主任就是馬宗晉院士,副主任包括“兩彈一星”的元勛王希冀院士,還有林毅夫教授、史培軍教授。這些專家參加每年在國務院舉行的國家減災委員會會議,并在會議上做專題發(fā)言。史培軍教授是一個具有自覺意識將知識轉化為行政決策的專家。在2008 年年初的南方低溫雨雪冰凍災害的救災過程中,他和我一起到郴州市救災,在現(xiàn)場他運用科技知識提出了一系列意見,那是我們行政官員很難具備的知識。所以,在汶川地震救災的過程中,我馬上想到了馬宗晉院士和史培軍教授,史教授在5 月12 日晚通宵達旦工作,第二天上午就在我們的國家減災委辦公室有關部委的司長聯(lián)席會上對災情進行較為準確的判斷,并建議要準備上百萬頂帳篷以投入救災。此后,他率領的團隊又到達災區(qū),給前方指揮部提出了很多有用的建議;對汶川地震災害的損失評估,他的團隊給出了一個相當科學的方案。理論和實際相結合,是我們常講的一個口號。但是,在每個不同的政策領域,結合的方式應該是不一樣的。改革開放以來,政府的開放性日益增強,社會各個方面都在進行著多角度的博弈,政府機關的政策制定,正在成為各方意見和利益互動的活躍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