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人口政策(20)

后人口轉變迎來新改革機遇 作者:田雪原


只有實現(xiàn)了四個現(xiàn)代化,我們的晚年生活才有保障。"天津醫(yī)學院44位職員工,也發(fā)出一對夫婦只生育一個孩子的倡議書參見《中國人口和計劃生育史》,中國人口出版社2007年版,第96頁。。這說明,人民群眾中的一些先知先覺者,對一對夫婦生育一個孩子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認識,并且開始行動起來,提倡一對夫婦生育一個孩子有呼之欲出之勢。

1980年3月下旬至5月上旬,中央書記處委托中央辦公廳,連續(xù)召開5次人口座談會。第一、第二次會議在中南海西樓會議室舉行,正式出席會議人員,包括國家計委、國家民委、衛(wèi)生部、民政部、公安部、農業(yè)部、勞動總局、團中央、全國婦聯(lián)等部門負責同志25人,從事神經(jīng)、婦產(chǎn)、泌尿、遺傳、避孕和控制論等方面的自然科學家19人,從事人口、經(jīng)濟、社會等來自社科院、高校和部委研究部門的社會科學家19人,共63人。頭兩次會議,由中央辦公廳副主任馮文彬同志主持。他開宗明義,說明中央準備研究人口問題,書記處委托中央辦公廳召開有各方面專家和負責同志參加的座談會,廣泛征求大家的意見,討論今后20年和更長遠一些時間的人口政策。他簡要地回顧了人口和計劃生育走過來的路子,政策上經(jīng)歷了"晚、稀、少","一個不少、兩個正好、三個多了",以及"最好一個,最多兩個"等發(fā)展階段,現(xiàn)在則提出提倡一對夫婦生育一個孩子。到底我們應該制定什么樣的人口政策,特別是提倡一對夫婦只生育一個孩子怎么樣、行不行,可能遇到哪些問題,如何應對等,請大家暢所欲言,發(fā)表意見。四月,座談會轉到人民大會堂安徽廳和廣西廳召開,參加人員有所減少,社會科學界僅剩下幾位同志,自然科學界也減少一小半的樣子,中央和國務院有關政府部門負責同志沒有多大變動。這次會上,問題的討論更集中一些,更深入一些,專業(yè)性也更強一些。第四次討論回到中南海第二會議室,人員減少到20多人,帶有總結的性質,討論座談會取得的共識,人口政策的核心內容和表述,對可能遇到的問題的估計,應對的政策措施等。散會前,國務院分管領導陳慕華同志就如何向中央書記處報告,談了她的想法,與會同志也談了一些意見,并把撰寫座談會向中央書記處的報告(以下簡稱《報告》)的任務,壓到筆者頭上。報告初稿寫出后,陳慕華同志又召集兩次小型會議,討論和修改報告稿。最后一次會議在中南海勤政殿舉行,中央和國務院有關部委領導同志20多人出席,討論座談會向中央書記處的報告稿,提出進一步修改的意見。根據(jù)這次在書記處辦公室討論提出的意見,筆者對報告做最后一次修改。5月初,陳慕華同志辦公室將準備5月12日向中央書記處匯報的《人口問題匯報提綱》(草稿),(以下簡稱《匯報提綱》),通過內部交換寄給我,此后再沒有做過其他改動。在向中央書記處《報告》的基礎上,又起草了陳慕華副總理準備向五屆人大三次會議的報告稿,精神與向書記處的《報告》一致。在此期間,據(jù)筆者所知,宋健等同志做了許多重要的工作,獲悉他和一些同志在起草《中共中央關于控制我國人口增長問題致全體共產(chǎn)黨員、共青團員的公開信》(以下簡稱《公開信》)等。至此,由中央辦公廳主持召開的1980年人口座談會,以及座談會后產(chǎn)生的《報告》和《匯報提綱》全部完成。《公開信》則遲一些時候,于1980年9月25日正式發(fā)表。

中央聽取匯報后,定下提倡一對夫婦生育一個孩子的大計,這對后來人口政策的形成和發(fā)展至關重要。筆者親歷座談會并擔負《報告》的起草工作,平心而論,這不是如有的文章或網(wǎng)上帖子所說的那樣,是"草率"和"不負責任"的決定;相反,對提倡一對夫婦生育一個孩子的必要性、可能遇到的問題、如何應對等,均做了當時能夠做到的最大限度的民主討論,盡可能地科學分析和論證。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